摘要苔藓植物作为第二大陆地植物类群,分布十分广泛。苔藓植物门被细分为苔纲、藓纲和角苔纲三大类群,其中苔纲植物与其他两纲植物相比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器—油体,里面储存着类型丰富、结构多变的次级代谢产物,如倍半萜、二萜、联苄以及二聚体类化合物,它们在苔类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展现出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细胞毒以及杀线虫、昆虫拒食、植物生长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br> 本文以三种苔类植物为对象进行研究,分别为采自四川的羽苔科羽苔属的小叶羽苔(PlagiochiladevexaSteph.),采自西藏的光萼苔科光萼苔属的高山光萼苔(PorellaoblongifoliaS.Hatt.)和裂萼苔科广萼苔属的齿边广萼苔(Chandonanthushirtellus(web.)Mitt.)。借助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波谱(NMR)、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X-ray)等手段共鉴定了44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新化合物。<br> 从羽苔属植物小叶羽苔中共获得15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新化合物(1-4),包括2个香橙烷型倍半萜,2个双环吉玛烷型倍半萜,并对其进行了抗真菌活性的筛选,发现化合物1-4无抗真菌活性。<br> 从光萼苔属植物高山光萼苔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16-17),为愈创木烷型内酯化合物,对2个新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17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系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为3.93μM。<br> 从广萼苔属植物齿边广萼苔中共分得了17个化合物,包含1个新化合物(28),为西柏烷型二萜。<br> 本文共对三种苔类植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小叶羽苔与高山光萼苔为首次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系统的研究,共分得44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7抗肿瘤活性较为卓越,丰富了天然产物的化合物库,为后续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实验方向。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