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甘草、连翘和金银花中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关键蛋白酶的潜在活性成分靶向辨识

摘要目的:基于亲和超滤-液质联用技术(AUF-LC-MS)快速靶向辨识甘草、连翘和金银花中抑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3-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酶(3CLpro)与木瓜蛋白酶样蛋白酶(papain-likeprotease,PLpro)的潜在活性成分,为从中药中发现抗SARS-CoV-2的新药提供研究基础。<br>  方法:(1)3CLpro和PLpro的表达纯化与抑制剂筛选体系的稳定性验证:制备高纯度表达的3CLpro和PLpro,作为亲和超滤的靶蛋白。采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含有His标签的3CLpro和PLro原核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并镍柱纯化获得原核表达的3CLpro和PLpro。同时采用Z-score评估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的3CLpro和PLpro药物筛选体系的稳定性。<br>  (2)甘草、连翘和金银花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表征:采用TCMSP等在线数据库,结合PubChem和CNKI等文献检索工具,建立甘草、连翘和金银花化学成分数据库(包括化合物名称、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和裂解碎片等信息)。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甘草、连翘和金银花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br>  (3)基于AUF-LC-MS对甘草、连翘和金银花中抑制3CLpro和PLpro的潜在活性成分快速辨识:选择对靶蛋白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构建模式溶液,对亲和超滤中的孵育参数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AUF-LC-MS快速辨识甘草、连翘和金银花甲醇提取物中抑制3CLpro和PLpro的潜在活性成分,并进行酶活性评价。<br>  (4)活性成分对3CLpro的酶抑制作用类型及体外抑制冠状病毒229E活性评价:选择对 3CLpro 半数抑制率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小于 50μM的化合物(ZY1、ZY2、ZY3),采用酶活性实验探讨ZY1、ZY2和ZY3对3CLpro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式。以HCoV-229E感染Huh-7细胞,采用CCK8法评价活性成分抗HCoV-229E的活性。<br>  结果:(1)3CLpro和PLpro的表达纯化与抑制剂筛选体系的稳定性验证:构建了含有His标签的3CLpro和PLpro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后镍柱纯化制备高纯度原核表达的3CLpro和PLpro,SDS-PAGE结果显示其纯度大于90%,可作为亲和超滤的靶蛋白。3CLpro和PLpro的Z-score评分均大于0.5,表明高通量筛选体系稳定性好,重现性高,可以用于后续3CLpro和PLpro抑制剂的活性评价。<br>  (2)甘草、连翘和金银花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表征: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根据质谱碎片、保留时间、中性丢失和参考文献等信息对甘草、连翘和金银花甲醇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从甘草中共鉴定出74个化学成分,从连翘中共鉴定出26个化学成分,从金银花中共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其中,甘草中包含64个黄酮类化合物、8个三萜类化合物和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连翘中为9个酚酸类化合物,7个黄酮类化合物,6个木脂素类化合物,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和1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金银花共包含21个酚酸类化合物,14个黄酮类化合物和6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br>  (3)基于AUF-LC-MS对甘草、连翘和金银花中抑制3CLpro和PLpro的潜在活性成分快速辨识:3CLpro的亲和超滤条件优化结果为在样品与靶蛋白30℃下,用pH=6的Tris-HCl孵育20 min。在优化条件下,结合液质联用技术从甘草、连翘和金银花中共找到15个潜在的3CLpro抑制剂。其中,从甘草中发现4个潜在抑制剂,分别为甘草素(IC50=271.606.32μM)、异甘草素(IC50=165.40±4.50 μM)、ZY1(IC50=37.62±1.13μM)、ZY2(IC50=43.94±10.21 μM)。从连翘中发现 3 个潜在抑制剂,分别为芦丁(IC50=233.37±0.76μM)、ZY3(IC50=10.07±0.41 μM)和连翘苷(IC50>361.52 μM)。从金银花中发现8个潜在抑制剂,分别为新绿原酸(IC50=161.40±3.25μM)、绿原酸(IC50=210.65±3.04 μM)、獐牙菜苦苷(IC50>834.80μM)、隐绿原酸(IC50=135.40±12.02μM)、咖啡酸甲酯(IC50=50.70±6.63μM)、异绿原酸 B(IC50=117.6±7.35μM)、异绿原酸A(IC50=91.77±2.27μM)、异绿原酸C(IC50=116.00±3.39 μM)。在15个潜在抑制剂中,獐牙菜苦苷和连翘苷在最高给药浓度时对3CLpro的抑制率小于50%,来自甘草的ZY1和ZY2,以及来自连翘的ZY3对3CLpro的IC50小于50 μM。<br>  PLpro的亲和超滤优化结果为化合物和靶蛋白30℃下,用pH=6的20 mM Tris-HCl孵育10min。在优化的条件下,结合液质联用技术从甘草、连翘和金银花中共找到了 11个潜在的PLpro抑制剂。它们分别为异甘草苷(IC50>421.85 μM)、山奈酚(IC50=152.03±4.35μM)、毛蕊异黄酮(IC50>1023.698 μM)、甘草查尔酮 A(IC50=102.90±0.20 μM)、异连翘酯苷 A(IC50>384.25 μM)、芦丁(IC50=174.1±5.94μM)、连翘酯苷 A(IC50=326.00±6.44 μM)、绿原酸(IC50=397.43±19.21 μM)、木犀草苷(IC50=180.13±6.05μM)、异绿原酸 B(IC50=388.00±6.20 μM)和异绿原酸C(IC50=271.00±23.58μM)。其中,异甘草苷、毛蕊异黄酮和异连翘酯苷A在最高给药浓度时对PLpro抑制率小于50%,其余8个化合物对PLpro具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br>  (4)活性成分对3CLpro的酶抑制作用类型及体外抗冠状病毒229E活性评价:选择甘草、连翘和金银花中对靶蛋白的IC50小于50μM的3个活性成分(ZY1、ZY2和ZY3)深入研究。酶活性结果表明,3个活性成分属于可逆混合型3CLpro抑制剂。细胞结果显示,ZY3对人肝癌细胞Huh-7的半数毒性浓度>77.651μM,表明其细胞毒性较低,给药安全性较高。CCK8结果显示,ZY1和ZY2对冠状病毒HCoV-229E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微摩尔级别,ZY3的EC50在10微摩尔级别。<br>  结论:本论文以SARS-CoV-2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3CLpro和PIpro为靶标,采用AUF-LC-MS从甘草、连翘和金银花中快速辨识了 13个对3CLpro具有一定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发现8个对PLpro具有一定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在以上化合物中,3个化合物(ZY1、ZY2和ZY3)对3CLpro的IC5o小于50 μM。在细胞水平抗冠状病毒HCoV-229E的活性结果表明ZY1、ZY2和ZY3具有开发为抗新冠药物的潜力。<br>  本论文采用AUF-LC-MS从甘草、连翘和金银花中快速辨析对3CLpro和PLpro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为阐释中药抗SARS-CoV-2药效物质奠定基础,也为从中药中发现抗SARS-CoV-2的新药奠定基础。

更多
广告
  • 浏览2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