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对是基于中医理论的固定药物组合,是历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凝练提取的精华所在,也是中药复方的特色之一。中医药治疗肝癌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能够通过不同机制发挥抗肝癌作用。黄芪-莪术药对配伍理论基于临床治疗肿瘤常用的益气活血法,中医认为原发性肝癌病因多为气滞血瘀,痹阻不通而产生肿块,黄芪扶益正气,莪术破血消癥,两者配伍不仅互补弊端,更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起到破瘀不伤正,行气不留瘀的作用。黄芪能补气,而莪术则有促进血液流通的作用,黄芪得莪术以流通,使得补气的同时不会造成滞塞,进而能够增强元气,而元气旺盛更能发挥莪术的消冲作用,大量现代研究发现此药对及其活性成分抗肝癌效果确切。然而,黄芪和莪术配伍使用后的增效作用及机制、黄芪-莪术抗肝癌的成分以及黄芪-莪术代表性成分之间的协同抗肝癌作用及机制仍不清楚。<br> 目的:<br> (1)探究相比单味药,黄芪-莪术配伍使用后是否具有增效抗肝癌作用;探究并阐明黄芪-莪术配伍增效抗肝癌作用的机制。<br> (2)探寻黄芪-莪术抗肝癌的关键成分,并筛选出其中的代表性成分,明确其代表性成分的联合使用在抗肝癌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并探究代表性成分抗肝癌的协同机制。<br> 方法:<br> (1)整合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并分析黄芪-莪术抗肝癌的成分、靶点及通路。构建相关拓扑网络并分别分析黄芪、莪术独立调节和共同调节的靶点和通路,从网络预测的角度揭示黄芪-莪术抗肝癌的配伍机制。通过引入成分贡献指数的模型计算并分析各成分的贡献指数,筛选其中代表性抗肝癌成分。<br> (2)采用Hepa1-6肝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黄芪组、莪术组和药对组,以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和免疫器官指数为指标,评价并比较黄芪、莪术与黄芪-莪术药对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探究黄芪-莪术配伍增效抗肝癌作用。以血清样本,采用LC-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分别探索黄芪、莪术及黄芪-莪术药对独立调节和共同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并富集通路,从代谢组学层面阐释黄芪-莪术药对抗肝癌的配伍增效作用及作用机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的信号通路及靶点进行验证,探究黄芪-莪术抗肝癌的作用机制。<br> (3)采用人肝癌HepG2细胞,对生物信息学及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得到的黄芪-莪术抗肝癌关键成分进行活性筛选。采用Chou-Talalay数学模型,评价代表性成分的抗肝癌协同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的信号通路及靶点进行验证,探究黄芪-莪术代表性成分发挥协同抗肝癌作用的机制。<br> 结果:<br> (1)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黄芪-莪术药对抗肝癌活性成分33个,其中黄芪22个,莪术12个,两者共有成分1个,对应抗肝癌靶点180个,其中黄芪独有靶点77个、莪术独有靶点14个、两者共有靶点89个;黄芪与莪术所调节的20条通路中,共有通路有9条;关键肝癌靶点112个;筛选后得到关键抗肝癌成分29个,与其相应的靶点15个;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黄芪-莪术中的关键成分可能通过协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衰老、p53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肝癌作用,体现了黄芪-莪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肝癌的作用特点。此外,成分贡献指数进一步筛选得到核心成分6个(黄芪: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芒柄花素;莪术:姜黄素、莪术醇、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r> (2)肝癌小鼠模型作用评价结果显示:相比于模型组,5-FU组、黄芪组和药对组中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均较缓慢(P<0.05),其中药对组作用效果更显著(P<0.01);各组间的小鼠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相比于模型组,各组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中药对组的作用最显著(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血清中,黄芪、莪术及药对调节差异代谢物12、6、17个,涉及代谢通路5、4、8条;药对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数量均多于单用药。主要代谢通路筛选结果显示:丙酮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等为黄芪-莪术药对配伍增效抗肝癌作用的主要协同机制;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相较于模型组,黄芪、莪术以及两药联合使用均能降低细胞周期蛋白CCND1、CCNE1以及糖酵解限速酶HK2、PKM2的表达(P<0.05),且两药联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br> (3)细胞模型作用评价结果显示:黄芪中的黄芪皂苷Ⅱ和莪术中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为代表性抗肝癌活性成分。协同作用评价结果显示其最佳协同剂量为0.625μmol/L黄芪皂苷Ⅱ和0.625 μmol/L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根据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推测黄芪皂苷Ⅱ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可能通过细胞周期通路发挥抗肝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黄芪皂苷Ⅱ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均能诱导HepG2细胞周期停滞于G2/M期,且两药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并且黄芪皂苷Ⅱ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可能通过CDK1/CCNB1信号通路发挥协同抗肝癌作用。<br> 结论:<br> (1)黄芪-莪术药对及其代表性抗肝癌成分黄芪皂苷Ⅱ-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有配伍增效抗肝癌作用。<br> (2)黄芪-莪术药对及其代表性抗肝癌成分黄芪皂苷Ⅱ-双去甲氧基姜黄素配伍抗肝癌作用的关键协同机制为调节糖酵解和细胞周期进程。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