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液流变学和白细胞变化的影响

摘要针灸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了发挥针灸特长,提高临床疗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的机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多种病理机制,其中炎性反应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血液流变学在此过程中也有所变化.因此,如果在缺血早期能降低再灌注时炎性反应的程度,抑制其反应过程,改善血液流变性,就可以加快脑血流的速度,减轻再灌注时的脑组织损伤,为后期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该实验对临床急性脑缺血2天的患者选取百会、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进行针刺治疗,观察针刺0天、4天、7天后白细胞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对患者用Fugl-Meyer评测表进行评测,观察针刺组和非针刺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同时用线栓法阻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再灌注0分钟,6小时,24小时白细胞的变化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及针刺上述三穴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脑缺血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更多
广告
  • 浏览0
  • 下载0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