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血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对气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杨士瀛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他是一位民间中医学家,因而很少有人提起他在气血理论形成中的贡献.该文主要以南宋福建著名医家杨士瀛的著作《仁斋直指方论》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和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认真总结研究杨士瀛关于气血的学术思想,在重点整理分析该书21个病证及病篇的基础上,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建立数据库系统,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归纳法,对21个病证及病篇中所收载557首方剂的用药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经过研究认为,杨士瀛对人身气血尤为重视,他熟谙经典,尊崇前贤,又有所发挥,在《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发气血对人身的重要作用,并在论述"诸气"、"血疾"及其它疾病的机理时,重视气血失调的致病因素,见解深刻独到,辨证详明精当,临证诊治重视调治气血,选方用药颇有创见,将其提出的气血为"人身根本","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以及"气者血之帅,气行血行,气滞血瘀"的观点,巧妙地运用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其临证用药,乃循气血相关理论,主张气血兼治,先治气而后治血.对气病治疗,常顾及调血且配合温中之品;调血之治,又以祛瘀为前提,理血方中,多加入行气温中药物.杨士瀛调治气血的思想及用药方法,对宋以后内科杂病治疗产生一定影响.其调治气血的选方用药特点,也为当前中医临床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4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