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烃基-3-乙基-5-取代氨基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类化合物(TPD)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二、1-(1-烃基-5-氰基-6-甲基尿嘧啶-3-)-3-取代氨基-2-丙醇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心衰药物均是针对CHF病理生理过程的某一环节而发挥作用的,因而每种类型的药物在CHF上都各有利弊,研究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抗心衰药物一直是心血管药物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该课题组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首次发现: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类(简称TPD)化合物具有磷酸二酯酶抑制活性,且具有一定的强心活性,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为了寻找具有较好的强心活性并兼有其它心血管活性的化合物,我们受茶碱结构改造经验的启发,根据药物设计中的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和拼合原理,把具有强心活性的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作为目标化合物中的有效结构片段,与胺乙酰基片段拼合,并通过改造胺乙酰基侧链结构,在分子中引入其它心血管药物片段,设计合成10个1-烃基-3-乙基-5-取代氨基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类化合物和2个重要中间体,共12个新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它们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部分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有9个受试化合物(Ⅵ<,1>,Ⅵ<,2>,Ⅶ<,2>~Ⅶ<,6>,Ⅶ<,9>,Ⅶ<,10>)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其中Ⅵ<,2>和Ⅶ<,6>强心活性较毒毛旋花子苷K强.此外,该论文延续张俊琪硕士论文的合成工作,合成了2个1-(1-烃基-5-氰基-6-甲基尿嘧啶-3-)-3-取代氨基-2-丙醇类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它们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2个目标化合物(M<,1>,M<,2>)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动过速无抑制作用.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