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筛选到具有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生成S-(+)-布洛芬的菌株T。通过观察T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测定核糖体的ITS区和核糖体26SrDNA的D1/D2序列,鉴定该菌株为:Trichosporonlactis.能量30keV、剂量为1~5×1015ions/cm2的离子注入诱变TrichosporonlactisT,筛选到高产且遗传较为稳定的诱变株K1。文章对诱变株K1的摇瓶培养和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K1菌株在10L发酵罐中溶氧、pH对菌体生长及水解产量的影响。研究显示,TrichosporonlactisK1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的酶为脂肪酶,且该脂肪酶不是胞外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28℃,通过对酶反应温度范围的考察,发现酶的热稳定性较差,但在50℃时,短时间内仍可发挥催化作用。酶的pH稳定范围在7.5~10.5,最适pH为7.5~8.0。金属离子Cu2+、Fe2+、Fe3+有抑制酶活力的作用,Mg2+、Ca2+对酶活性影响较小。该脂肪酶的等电点在pH3.5,用SDS-PAGE测得酶蛋白的分子量为29870。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4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