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管癌是世界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了一系列基因的改变。食管鳞癌中13号染色体经常发生杂合性丢失,已经鉴定了一些位于13q11-q14的丢失区段,但未发现其中有涉及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基因。 本研究选择13q21.3-qter区域的25个微卫星标记进行LOH研究,寻找食管癌较高频率的丢失区段,并以此为线索鉴定食管鳞癌缺失的基因,为阐明食管癌变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8个微卫星位点D13S170、D13S122、D13S1494、D13S1323、D13S248、D13S1315、D13S285和D13S1295在食管癌存在至少45%的杂合性丢失频率,在13q33-q34范围内存在一个大小约6.36Mb(D13S1311~D13S285)的高频率重叠缺失区。通过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一高频率重叠缺失区的存在。与此同时,还发现D13S248在G2期肿瘤中发生LOH的频率显著高于G1期肿瘤,该位点附近的基因可能与肿瘤分化有关。D13S152在淋巴结转移肿瘤中发生LOH的频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该位点附近的基因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进展。 进一步研究发现定位于13q33-q34高频率重叠缺失区D13S248和D13S1315之间的TNFSF13B在77.8%的食管鳞癌中表达下调,并且至少25%的表达下调是由于TNFSF13B位点的LOH造成的,而且在40%的食管鳞癌细胞系中检测到了TNFSF13B基因内纯合缺失。 鉴于13q33-q34着丝粒端的D13S1494和D13S1323存在高频率的LOH,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这两个位点间的基因zizimin1状态。D13S770是位于zizimin1第一内含子中的多态分子标记,分析发现D13S770在62.7%的食管鳞癌中存在LOH,但是较少与zizimin1两侧的D13S1494和D13S1323同时丢失。检测zizimin1表达和D13S770丢失的关系,发现72.7%(24/33)的肿瘤表达下调,LOH对zizimin1表达下调的贡献达41.7%。此外,去甲基化试剂可以恢复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系zizimin1mRNA表达,表明启动子CpG岛高甲基化也是食管鳞癌zizimin1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对zizimin1调控Cdc42活性的关键CZH-2结构域进行突变分析,发现了两个SNP位点,但是未检测到导致氨基酸改变的突变。然而在一例肿瘤中,这两个SNP位点均表现LOH,进一步证实zizimin1本身存在等位丢失。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13q21.3-qter范围内发现8个食管癌高频率杂合性丢失的微卫星位点,在13q33-q34范围内存在一个约6.36Mb的高频率重叠缺失区,TNFSF13B和zizimin1常常发生LOH和表达下调。这些发现为进一步鉴定食管鳞癌相关的抑癌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