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寄生性线虫危害世界农林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植物寄生性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因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日益受到重视。对于不同线虫天敌生物侵染线虫方式、相关的毒力因子和分子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最终阐明其侵染机制和开发高效的线虫生防制剂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捕食线虫细菌是一类重要的线虫生防资源,与真菌相比,细菌具有容易培养、易于进行分子操作等优势,因此对于捕食线虫细菌的研究逐渐成为侵染线虫机制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嗜麦芽寡样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为研究对象,仔细观察和分析了该菌侵染线虫的现象,确定了侵染过程中的关键性因子,并分离纯化了起主要作用的胞外酶,为阐明革兰氏阴性细菌侵染线虫机制和开发多功能高效生防菌剂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论文主要结果有:1.筛选出一株具有杀线虫活性和高蛋白酶活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嗜麦芽寡样单胞菌(S.maltophilia)G6菌株。从线虫危害严重的田地里采取土样分离细菌,通过平板生测检测其杀线虫能力,通过液体发酵测定发酵液杀线虫能力,并以Casein固体平板快速检测发酵液胞外蛋白酶活性,最终得到本论文研究菌株。 2.确定嗜麦芽寡样单胞菌G6菌株侵染线虫的主要作用因子为胞外酶。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和硫酸铵分步沉淀,从其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生物测定表明该丝氨酸蛋白酶对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redivivus)具有明显的毒杀作用,其理化性质测定结果如下:该酶分子量为28kDa、等电点pI为pH6.8。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9,PMSF强烈抑制其活性。该酶底物范围宽广,可以降解干酪素、脱脂牛奶、明胶、胶原以及牛血清白蛋白等多种底物。测定其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NH2-A-Y-T-L-P-X-L-S-R-A。 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为:首次研究报道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分泌胞外水解酶的方式侵染线虫,并分离纯化到此侵染性的蛋白酶。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