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沙棘分布于亚欧大陆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地区。沙棘作为一种古老的野生植物,自古以来就被人类所利用。沙棘籽渣是初级利用以后的工业废物,常用作动物饲料,利用率极低。为实现深度开发,本研究从天然产物化学角度出发,以植物化学和现代化学分离理论为基础,采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产民族药物沙棘籽所含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化学成分通过试管法进行了系统预试,在此基础上采用溶剂提取,薄层层析,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部分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测定、波谱分析等手段对纯品进行了鉴定。获得以下结果: 1.采用试管法,对沙棘籽渣进行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结果表明,对沙棘籽化学成分的预试结果表明:沙棘籽中含有酚性成分、鞣质、甾体、萜类、黄酮及其苷类、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多糖及其苷、多肽、蛋白质、强心苷、生物碱等成分,未检出氰苷。 2.分析脱脂后沙棘籽渣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丰富且种类齐全,以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及精氨酸含量相对较高,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含量都比较丰富。 3.采用溶剂提取法,将沙棘籽渣醇提物分为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三部分,通过薄层层析,柱层析等方法,得到五种化合物,经过熔点、MS、1HNMR等理化性质测定,鉴定出其中两种化合物。 4.对沙棘籽渣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探讨,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了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度为90目,料液比4∶1,浓度为85%的丙酮,35℃条件下提取14h。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