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大样本眼眶病的MRI图像特点,总结归纳各种眼眶病的特征性MRI征象,并制定临床适用的MRI征象诊断金标准,提高MRI对多种眼眶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提可靠的依据.方法 对长征医院眼科1990年~2004年经病理明确诊断的2013例眼眶病病例的MRI图像进行大样本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15例,女性907例.男女比例1.1∶1.平均年龄42.8岁(6个月~88岁).单眼发病1772只,其中左眼1005只;右眼801只;双眼同时发病207只.所得图像资料数据采用MS-Excel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各种MRI征的发生率与眼眶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2013例眼眶病主要分为肿瘤、炎症、外伤、先天性疾病、TAO等,其中TAO最为常见,占2013例眼眶病的35%.各种眼眶病在MRI图像上主要表现出6种信号模式:(1)T1加权为中等信号,质子加权和T2加权也为中等信号,常见疾病为视神经鞘脑膜瘤;(2) T1加权为等信号,质子加权和T2加权均为高信号,这类信号是一般眼眶肿瘤最常见的信号模式;(3) T1加权为等或低信号,质子加权和T2加权也为低信号,常见疾病为骨瘤、动脉瘤等;(4) T1加权为低信号,T2加权和质子加权均为高信号,常见疾病为黏液囊肿;(5) T1加权为高信号,T2加权和质子加权也为高信号,常见疾病为皮样囊肿;(6) T1加权为高信号,T2加权和质子加权均为低信号,眼内、眶内的黑色素瘤常见.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34种常见MRI征象.MRI征象定义标准如下:1、正常组织异常化类;2、出现异常组织或新生物类、3、正常组织缺失类.所有眼眶肿瘤的病例都是因为眼眶内或眼球内出现新生物而归入第2类:即出现新生物类.例如:正常眼上静脉横径2~3mm,本研究规定>3mm称为眼上静脉扩张征;正常眼外肌直径3.6~4.5mm,超过此数值的眼外肌的直径称为眼外肌增粗征,根据形状的不同分:梭形增粗(肌腹增粗)球形增粗(止点增粗)均匀增粗,不规则增粗等等.依据MRI征象和眼眶病之间的关联又可分为:(1)不同眼眶病所拥有的同一征象;如眼上静脉扩张征提示了多种疾病的可能:CCF、DCF、TAO、Tolosa-Hunt综合征、眶尖炎症、肿海绵窦栓塞、肿瘤等;(2)同种眼眶病所具有的不同征象;如静脉性血管瘤可出现球后类圆形占位、铸型征、静脉石、急性出血等多种MRI征象;(3)不同眼眶病所特有的征象.如海绵状血管瘤的渐进性强化征,目前认为是其所特有的MRI征象.依据MRI征象发生率,临床最常见的并且和疾病发生率密切相关的MRI征象为:眼外肌增粗征、球后圆形占位、视神经增粗征、泪腺肿大、渐进性强化征、眼上静脉增粗征、眶颅沟通征、铸形征.术前MRI诊断准确率高达82%.结论 MRI作为眼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广泛的证实.依据眼眶病MRI图像总结出的各种特征性的MRI征象,明显提高眼眶病的影像学诊断率,更有助于各种眼眶病之间鉴别诊断.常见眼眶病MRI信号模式的确定及特征性MRI征象的总结应用对于指导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和提高诊断水平有很大的价值.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