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利用双回波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探讨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相关的脑区及其功能连接.方法:11例PHN患者及11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受试者入组,完成静息态扫描,所用序列为双回波动脉自旋标记成像.首先对PHN疼痛患者与正常人全脑血流量(CBF)值进行组间比较,发现患者组中CBF有显著变化的脑区;接着,根据组间比较的结果,将疼痛相关的脑区定为ROI,做如下分析:(1)ROI的CBF值与疼痛主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直线相关分析;(2)ROI组间CBF值的定量比较;(3)ROI为种了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患者组中脑血流量升高的区域有与疼痛相关的区域,如左侧纹状体、右侧丘脑、左侧中央后回(S1);有与情感相关的区域:如左侧岛叶、左侧杏仁核,其中岛叶也与疼痛相关;有与感觉相关的区域:如左侧中央前回(M1)以及左侧顶下小叶。患者组中脑血流量降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额叶皮层。其中,与疼痛相关的4个脑区(左侧纹状体、右侧丘脑、左侧S1及左侧岛叶)的CBF值与疼痛评分(VAS显示有显著联系。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左侧纹状体、右侧丘脑以及左侧岛叶相互之问紧密相连;此外,奖赏回路也在PHN患者中显示联系增强。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了与PHN疼痛相关的脑区:如岛叶、纹状体、丘脑及S1等,并且还发现了与PHN相关的脑区功能连接回路。其中,纹状体及奖赏回路可能是标志PHN疼痛的特异度脑区及回路。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12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