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人工饲料育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项目年度编号:
2200150505
中图分类号:
S887.32
成果公布年份:
2022
成果简介:
一、专利来源与背景:小蚕人工饲料育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专利成果来源于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来宾分院)自选课题试验,自筹资金,与广西忻城县高盛养蚕设备研发有限公司合作攻关,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09日实施。人工饲料育小蚕对温湿度要求很精准:人工饲料育蚕1~2龄温度应保持29℃±1℃;1~2龄饲育期湿度为85%左右。大规模小蚕饲料育时,必须配备加湿器、有良好除湿功能的空调和空气匀风机等,以确保对蚕室温度湿度能有效调控与温湿度均匀分布。一般人工饲料育蚕室具有以下缺点:一是采用碳膜升温板加热,升温慢,升温效率低,耗能量大,导致成本高,且在换气时升温时间长也会对小蚕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将各个蚕笸叠放成一垛垛再将蚕垛按行列摆放在大型蚕室中,由于蚕室上中下等各空间位置温湿度不均匀,致使小蚕发育不整齐,造成蚕睡眠不整齐、发育不好,一般通过人工调换蚕垛位置以及上下调换蚕笸的措施,耗费大量劳力及时间,而且也无法确保饲料蚕发育整齐。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饲料饲养工厂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基于上述问题,开展了科技攻关。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成果提供一种小蚕人工饲料育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检测单元、加热单元、加湿单元、降温排湿单元、匀风单元及控制中心单元,传感器检测单元、加热单元、加湿单元及降温排湿单元分别与控制中心单元连接,以控制蚕室内的环境状况;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采用热水蒸气加热,以便提高加热效率,且加热点均匀分布;通过匀风风扇组运行加快空气循环流动,以对蚕室空气均匀加热通过匀风风扇组运行吹风,使得蚕室内空气循环流动,避免对蚕室局部不适环境状况的控制滞后,减少不适环境对小蚕的影响,以确保在各个时段下,蚕室上中下各个区域位置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均匀,利于小蚕发育整齐;通过加热单元、加湿单元、降温排湿单元可以进行均匀加热、加湿、降温、排湿及换气等蚕室环境控制操作。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该成果涉及小蚕人工饲料育环境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在对小蚕人工饲料育过程中,1~2龄所需温湿湿度较为精细,必须配备加湿器和有良好除湿功能的空调和空气匀风机等,以确保对蚕室温度湿度能有效调控,且要考虑能耗问题等;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采用热水蒸气加热,利用热水蒸气进行高温加热,以便提高加热效率,且通过匀风机使加热点均匀分布,能耗利用率高,能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克服该领域现行技术、工艺、装备落后难题;通过匀风风扇组运行吹风,使得蚕室内空气循环流动,可以进行均匀加热、加湿、降温、排湿及换气等蚕室环境控制操作,避免对蚕室局部不适环境状况的控制滞后,减少不适环境对小蚕的影响,以确保在各个时段下,蚕室上中下各个区域位置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均匀,利于小蚕发育整齐,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加热单元、加湿单元、降温排湿单元可以进行目的加热、加湿、降温、排湿及换气等蚕室环境控制操作,确保蚕房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始终维持在饲料养小蚕的最佳状态。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专利已获授权,且经过一年时间不断在试验改进,在农村进行人工饲料小蚕共育适度规模化示范推广,使用起来操作简单安全,打开电源开关,根据饲料养蚕每个时段所需温湿度等条件,在调控界面设定目的温湿度与每日换气次数等,该设备能够智能化调控蚕室上中下各个区域位置温度湿度与空气等环境状况均匀,小蚕发育整齐,减少调换左右蚕垛位置及上下调换蚕笸位置的次数,达到省时省力目的,获得使用者的认可,在饲料育养蚕模式下,运用该设备推动省力化家蚕饲养前景广阔,对推动蚕桑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专利成果已经在农村示范开始推广,效果良好;存在的问题为相对一般用户来说,投入成本的点偏高,没有匹配的项目资金进行扩大化试验示范、推广;下一步,计划尽快将专利成果转让企业生产推广运用,同时加大力度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大推广运用力度。
完成单位:
来宾市农业科学院 广西忻城县高盛养蚕设备研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
罗平 王正江 莫优想 张桂征 陆密密 玉彩绿 冯斌 黄林丹 韦春沙 唐茂荣 唐利妮 罗祖现 陆庆文 莫梁斌 黎正
-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