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技术通过破坏样品中微生物与昆虫体内的DNA等物质,紊乱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或引发其他生物、化学反应来达到灭菌效果,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灭菌方法。在食品、中药材采收和储存中霉菌是变质的主要原因,因为霉菌容易被看见而避免摄入,但一些特殊的真菌如霉菌毒素的污染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并且经过340℃的高温加热依然完整的存在于食品中。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形、毒害神经等作用,但霉菌毒素对辐照射线极其敏感,辐照射线能够直接破坏霉菌毒素。花类中药材中含有油性成分易受霉菌毒素的污染,并且花类药材在制剂生产中多使用原粉直接入药如骨愈灵颗粒,本研究采用多指标评价辐照对8种花类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br> 目的:通过比较八种花类药材60Co-γ辐照灭菌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辐照灭菌对八种花类药材的质量影响。<br> 方法:(1)对每种来自不同产地的10批药材建立特征图谱,找出该类药材的特征共有峰,并对不同辐照剂量组之间特征共有峰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辨别辐照前后样品的差异;(2)对药材化学成分进行Q/TOF-MS分析,鉴定出该药材中已报道的化学成分,比较辐照前后药材化学成分差异。<br> 结果:(1)对红花、菊花、密蒙花、蒲黄、款冬花、金银花、西红花七种花类药材建立UPLC特征图谱,对比60Co-γ辐照前后特征图谱的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多种统计方法对所测定结果验证其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辐照剂量组之间均不能被有效区分,表明60Co-γ辐照灭菌对红花、菊花、密蒙花、蒲黄、款冬花、金银花、西红花化学成分无显著影响;对丁香药材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建立特征图谱,对比60Co-γ辐照前后特征图谱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辐照对丁香挥发油性成分无显著影响。<br> (2)对红花、菊花、密蒙花、蒲黄、款冬花、金银花、西红花药材化学成分进行Q/TOF-MS分析,比较辐照前后药材化学成分差异。对已报道该药材的特征性成分进行验证,共识别出红花47个成分,菊花31个成分,密蒙花37个成分,蒲黄32个成分,款冬花31个成分,金银花46个成分,西红花40个成分,均在辐照前及辐照后样品中被检出,表明60Co-γ辐照灭菌对红花、菊花、密蒙花、蒲黄、款冬花、金银花、西红花特征性成分没有显著性影响;并对丁香的挥发油性成分采用GC-MS分析辐照前后丁香化学成分的差异,鉴定出的9个挥发性成分,在辐照前和辐照后的丁香样品中均检测到该9种化合物,表明辐照对丁香挥发性成分无显著性差异。<br> 结论:本研究采用UPLC特征图谱和Q/TOF-MS以及GC特征图谱和GC-MS的方法,采用多指标评价及多种统计学方法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为花类药材生产和储存中合理的选择灭菌方法提供依据,进一步为提高使用花类药材原粉入药的中药制剂合理使用60Co-γ射线辐照灭菌提供技术依据。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0
- 被引1
- 下载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