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br>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非重症哮喘患儿中的应用:通过协调患儿、家庭与护理人员三者之间的良好关系,认可与尊重家庭成员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关键作用,发挥家庭成员在患儿健康成长中的正性作用,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与患儿的护理决策,为患儿出院后的持续性照顾创造条件,进而提高哮喘患儿生命质量、降低儿童哮喘复发率、减轻家长焦虑。<br> 方法<br> 采用目的抽样法和不同期不对等对照组设计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病区的非重症哮喘患儿为对照组,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病区的非重症哮喘患儿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照护:认可和尊重家庭主动参与护理患儿的意愿,协调患儿、家庭与护理人员三者之间的良好关系,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儿的护理决策,发挥家庭成员在患儿健康成长中的正性作用。尊重家庭种族、文化、社会经济、伦理等,了解患儿及家庭的需求,并支持、提供及满足他们的需求。承认患儿的个体性及家庭的力量,针对不同患儿、不同家庭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方式,鼓励患儿参加适当运动,增加肺活量,增强体质;认真听取患儿及家长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并整合到护理计划中,以便及时调整计划,提供更好服务。给予家庭情感及人道主义支持。结合护理临床路径(Nursing Clinical Pathway,NCP)对哮喘患儿的管理,建立哮喘患儿网络管理及住院哮喘患儿QQ群,及时分享最新信息。比较两组哮喘患儿的一般资料、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疾病复发率、生命质量及两组患儿家长在文化程度、年龄段组成、焦虑自评方面。所得数据全部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等。<br> 结果<br> 两组哮喘患儿在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疾病复发率、生命质量、家长焦虑自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年龄段组成、民族、费用来源、居住地来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在文化、年龄段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 结论<br> 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以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哮喘复发率、减轻家长焦虑,明显提高哮喘患儿生命质量。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7
- 被引2
- 下载8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