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文献
  • 知识库
  • 评价分析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论文 期刊
取消
高级检索

检索历史 清除

医学文献>>
  • 全部
  • 中外期刊
  • 学位
  • 会议
  • 专利
  • 成果
  • 标准
  • 法规
知识库 >>
  • 临床诊疗知识库
  • 中医药知识库
评价分析 >>
  • 机构
  • 作者
热搜词:
换一批

内蒙古地区梅毒防治研究(1950-1965)

摘要梅毒是一种由苍白蜜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其危害性在于这种螺旋体可以入侵身体的中枢神经、心血管、骨骼等各种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严重者可致死。这一传染病大约在清中期传入内蒙古,到20世纪的前半叶,在内蒙古地区特别是牧区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作为传染性疾病,梅毒的流行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等因素息息相关。这一疾病在内蒙古流行除以上原因外,还与内蒙古牧区可结婚的男女比例失衡以及观念习俗等因素关系密切。日益蔓延的梅毒对当地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导致当地人口数量锐减,牧区经济停滞以致衰退,并使这里的人民群众生活日趋贫困化。面对梅毒,当地人民群众特别是牧民缺乏清晰的认知,他们对于这一疾病不予重视,大多数人试图通过求神拜佛,相信宿命摆脱疾病的困扰。同时期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在内蒙古地区基本上没有采取防治梅毒的措施,未能控制梅毒在当地的蔓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政权在当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发动了一场消灭梅毒的运动。防治工作首先是采取多种形式对人民群众进行了宣传教育,随即组织防治力量开展了检查并对症治疗,同时进行了系统的关于防治梅毒的科学研究。这场运动使梅毒得到了有效控制,当地的卫生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妇幼保健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通过政治动员特别是赋予梅毒政治隐喻,引导人民群众对比诉苦,揭示了新旧政权时期梅毒防治的差异,同时教育了防治人员贯彻群众路线,重视相信群众、关心群众的工作方法。因此梅毒防治工作不仅取得上述关于梅毒这种传染病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也使当地人民群众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新政权。这时期内蒙古梅毒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当地经济恢复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更多
广告
  • 浏览917
  • 下载5

加载中!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特别提示:本网站仅提供医学学术资源服务,不销售任何药品和器械,有关药品和器械的销售信息,请查阅其他网站。

  • 客服热线:4000-115-888 转3 (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

  • |
  • 客服邮箱:yiyao@wanfangdata.com.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举报专区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new翻译 充值 订阅 收藏 移动端

官方微信

万方医学小程序

使用
帮助
Alternate Text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