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羊水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可以保持子宫内温度恒定,有利于胎儿新陈代谢,又可以缓冲外界压力保护胎儿,使胎儿在宫腔内可以作适当的呼吸样运动和肢体活动,防止关节固定、肢体畸形和粘连,避免宫壁及胎儿对脐带的直接压迫,而且临产后羊水具有传导子宫收缩力、扩张宫口、润滑冲洗产道、减少感染等功能[1].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 ml则称为羊水过少(Oligohydramnios),发生率为4%,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并发症,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可使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明显升高[2].羊水量少于50 ml,围产儿病死率高达88%.常见羊水过少的原因与胎儿结构异常、胎盘功能减退、羊膜病变、母体因素等有关,还有部分孕妇羊水过少的原因不明[3].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羊水过少的临床现状、治疗方法以及研究进展最新信息进行综述.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87
- 被引2
- 下载59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