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篇首: 患女,30岁,因腹痛于2004年11月1日来院,经检查诊断为附件炎.患者无既往药物过敏史.氨苄青霉素皮试阴性.当天给予(1)9 g·L-1氯化钠注射液+氨苄青霉素4.0 g静滴,1日1次;(2)甲硝唑注射液250 mL静滴,1日1次;次日晨患者全身出现红色丘疹,手臂和前胸尤多.医生诊断为氨苄青霉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首诊医生将第一组输液中的氨苄青霉素换为头孢噻肟钠2 g,1日1次,未做皮试;第二组液体未变.输液之后,病人自述身体有些发热,自服1片阿司匹林(0.5 g/片),11月3日输完两组液体回家后,患者还是感觉身体发热,测体温为39℃,到医院挂急诊,就诊医生初诊为头孢噻肟钠引起的药物热,立即给予柴胡注射液2支(2 mL/支)肌注;非那根50 mg,肌注;留观30分钟后,患者体温降至38℃以下,又肌注地塞米松10 mg、庆大霉素16万u后,回家休息.
更多相关知识
- 浏览216
- 被引1
- 下载7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