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MRI检查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进展
编者按盆底支持结构精细复杂,因盆底支持结构薄弱引发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常累及多个器官。在影像学诊断上,与超声和CT检查相比较,MRI检查无辐射、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可提供多参数成像,可以获得盆底的肌肉、筋膜和器官的解剖结构方面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利用MRI薄层二维影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旋转并赋以伪彩得到直观的信息,用于测量盆底肌肉的体积、厚度,并帮助制定手术计划和评估预后。所以,MRI目前已经应用于精确诊断盆底组织结构,描绘解剖异常、确定损伤性质,包括盆底肌肉连续性的破坏及相关的支持系统疾病。MRI检查应用于PFD应该有先期的科学研究,尤其是为临床服务的研究。但,盆腔器官脱垂等PFD有简单、无创的方法来评价其位置移动状态,通过外在测量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也可描述其疾病程度和评价治疗结局。如非复杂和需要进一步深入进行临床基础研究的病例,这类疾病在临床诊疗中并非均需要MRI检查辅助诊断。希望同道们在PFD的诊疗中应有价值医学的理念!
更多- 浏览:464
- 被引:29
- 下载:650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