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0
- 21
- 17
- 245
- 34
- 15
- 10
- 8
- 42
- 39
- 36
- 30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青 郑红梅 等 《中国药事》 2023年37卷11期 1225-12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27味毒性中药名称、毒性、功效与主治、用法用量,为27味毒性中药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20年版《中国药典》、各省及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药智数据及文献资料,进行横向比对.结果:收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莉萍 李欢 等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7卷18期 150-153,158页
【摘要】 针对中药"性-效"数据关联度高、属性稀疏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垂直数据格式生成类关联规则的关联分类算法(ECBA).该算法通过将数据转换为垂直格式而避免了经典关联分类算法(CBA)生成大量候选规则集、频繁遍历数据库、产生无意义分类规则等不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旭 秦焕梅 《中国处方药》 2022年20卷11期 59-6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2019~2021年我院清热类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清热类中药饮片的使用频率、功效分类、用量以及不合理用药等情况.结果 清热类中药饮片共40个品种,2019~2021年清热类中药饮片处方总数分别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茂青 玄进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40卷7期 769-773页ISTIC
【摘要】 对心脏神经症(CN)运用中成药治疗的临床概况进行综述.采用功效分类的方法,总结近15年中成药治疗心脏神经症的运用及研究概况,分为理气活血、益气活血、益气养阴、益气温通、养阴行血、交通心肾不同的类别.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心脏神经症提供便捷的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春年 李珮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1年23卷9期 1512-1517页ISTICCSCDCA
【摘要】 人字果属(Dichocarpum W.T.Wang&P.K.Hsiao)植物为毛茛科唐松草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东亚大陆特有,主要分布在中国,多具有传统药用价值.为更好地发掘其药用潜力,对该属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娟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1年6期 108-111页
【摘要】 香药本草在中医药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商品,是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随着大健康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稳步推进,香药本草因其具有的历史、医药、经济及文化意义,需要对其进行梳理、继承与发展.本文对香药及香药本草的概念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美村 张燕玲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27卷4期 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中药药性依其重要性进行更深层次的多值量化分析,将比定性的文字表述和简单的二值量化表示更有意义.方法以补虚药为研究对象,药性为基本特征,在对其进行二值量化和多值量化的基础上,采用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进行对补虚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丹 唐志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53卷2期 40-43页ISTICCSCDCA
【摘要】 归纳分析芳香醒脾药的分类、药性、功效和注意事项.芳香醒脾药是具有恢复和促进脾胃受纳、运化功能的芳香性药物.根据其功效特点分为芳香化湿醒脾药、芳香燥湿醒脾药、芳香理气醒脾药、芳香温中醒脾药四类.芳香化湿醒脾药包括藿香、佩兰等;芳香燥湿醒脾药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 原静 等 《山东化工》 2020年49卷24期 64-65,67页
【摘要】 概述了面膜的作用机制,对面膜的分类、主要原料和基质材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美白祛斑面膜和祛痘面膜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