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2
- 18
- 9
- 7
- 5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闫海燕 魏国树 等 《昆虫知识》 2006年43卷3期 344-3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光镜、组织切片法观察了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成虫的复眼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结果如下:(1)头正前方观,复眼外形似半球,且后方稍向内合拢.每个复眼约包括630个小眼.(2)每个小眼是由1套屈光器(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祖 余虹 等 《昆虫学报》 1998年2期 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描述了容易与杨梅粉虱混淆的重要害虫桑粉虱Pealius mori (Takahashi)成虫、卵、1~4龄若虫及蛹的形状、分类特征,包括成虫的体长、体色、触角、单眼、复眼、口器、翅、足及雌雄外生殖器;卵的形状、大小、卵色及卵柄;1~4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健卓 郭琼 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1卷7期 91-95页
【摘要】 云南扁萤幼虫能够捕食蜗牛和蛞蝓等,其成虫主要以露水汁液为食,但造成其幼虫和成虫捕食机制差异的原因仍不明确。该文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云南扁萤 Lampyrigera yunnana(Fairmaire ,1897)幼虫与雌成虫头部形态进行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宇飞 《大自然》 2013年4期 72-73页
【摘要】 胡蜂科昆虫统称为胡蜂,俗名黄蜂.成虫具有昆虫的标准特征,即身体可明显地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头部具有1对略呈膝状的触角、2只肾形的复眼和强有力的咀嚼式口器;胸部有3对足、2对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雌虫具毒性很强的蜇针.胡蜂体型较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苗 范凡 等 《林业科学》 2013年49卷4期 85-89,后插1-后插2页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美国白蛾成虫复眼外部形态、显微结构及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1)该蛾复眼半球形,成倒“八”字形排列,雌、雄蛾复眼的小眼数量分别约为2 700和2 900个;2)小眼主要由屈光器、小网膜细胞柱、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慧 陈保平 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年28卷3期 270-272页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端黑萤(Luciola praeusta Kiesenwetter)成虫及幼虫头部的形态,结果表明:端黑萤成虫复眼发达,但口器退化,仅由上唇、1对上颚、1对下颚须及下唇组成;幼虫有1对不发达的侧单眼,1对发达的、左右对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冬云 罗志文 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7年10卷10期 33页
【摘要】 <篇首> 丝带风蝶(Sericinus montelus Gray)雌、雄二型,雄蝶翅面黄白色,雌蝶黑色,带有红色条纹,尾突细长.触角短,复眼周围有红色毛,腹部有一条红线和黄白色斑纹,翅薄如纸,飞行轻缓、飘逸,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成虫可开发人工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飞 孟建玉 等 《昆虫学报》 2019年62卷4期 407-41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和表达模式分析,探讨该基因在棉铃虫生长发育及响应UV胁迫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棉铃虫;c-Jun氨基末端激酶;基因克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硕 刘彦君 等 《昆虫学报》 2018年61卷12期 1393-14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克隆并分析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物钟基因Double-time(Dbt),明确该基因的昼夜表达模式,探讨其表达水平的影响因子,为研究夜蛾科昆虫复眼中生物钟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为理解外周组织中生物钟基因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文杰 郑霞林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2期 3351-33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趋光是众多夜行性昆虫的主要行为特征之一.研究表明:许多夜行性昆虫的趋光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现象,而这种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差异导致其飞行距离与高度的不同、雌雄成虫复眼结构差异导致其对光源反应不同,以及雌雄成虫对光源和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