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26
- 1
- 4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红俊 陆曙 《国医论坛》 2020年35卷3期 17-19页
【摘要】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起源于上古五行、六府等文化,虞舜之时的六府就是五行的雏形,在夏启时期,五行概念已经形成,在周时提出了五运、六气的概念,到西周至春秋战国期间融汇阴阳学术,至西汉初期或之前形成了完备的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体系,并记载于《黄帝内经》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雷 明子荐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6期 971-974页ISTICCA
【摘要】 顾植山教授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将阴阳气化规律凝炼为“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阐释了阴阳、六经的理论内涵.三阴三阳的划分是以一年中阴阳气的盛衰变化为依据的,表述的是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阴阳各一分为三,合而六之.“开合枢”为三阴三阳转化之门户...
【关键词】 “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顾植山;三阴三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春艳 李海强 等 《中医学报》 2016年31卷12期 1823-1825页ISTICCA
【摘要】 艾滋病相关腹泻的发生和脾、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气机升降、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其证候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肠道湿热证,在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诊疗中,应针对不同的经络脏腑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以六经辨证为基础,灵活选用经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子杰 高天旭 《中医学报》 2014年29卷4期 508-509页ISTICCA
【摘要】 高体三教授立足于“三阴辨证”,提出了“水暖、土和、木达”的学术思想,根据癓瘕的发病特点,以三阴(即肝、脾、肾三脏)为主进行辨证治疗,采取疏肝养肝、活血化瘀、温补脾肾之法治疗癥瘕,常获佳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漫漫 高天旭 《中医学报》 2014年29卷3期 352-353页ISTICCA
【摘要】 高体三教授认为乳癖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往往由于肾气不足,精血亏虚,肝失所养,肝气郁结,木郁化火,横乘脾土,脾虚湿阻,气滞则血瘀,湿聚日久煎熬成痰,痰湿瘀互结,留着乳络,聚为癖块.在长期的临床诊疗中以六经辨证为主,脏腑辨证为核心,创立了三阴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漫漫 高天旭 《中医学报》 2013年28卷2期 170-1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体三教授三阴论治哮喘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高体三教授对哮喘病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结果:高体三认为哮喘病为本虚标实之病,辨证论治主张从足三阴肝、脾、肾入手,遣方用药往往同施多法,寒热并作、通补并施、标本兼顾,临床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文录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3期 225-227页ISTIC
【摘要】 火神派扶阳理论是个全新的学术思想体系,如何学习是很关键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三点体会:一是全盘接受扶阳理念,这个过程要求学会洗脑;二是"以三阴之方治三痛,虽失不远",使我们在大道至简的框架下更容易把握;三是"扶阳助正,回阳返本",要使这一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强 张效科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11期 939-9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学认为,气的运动以开、阖、枢为表现形式,阴阳开、阖、枢理论实际上也是三阴三阳气机运动的表现形式.《黄帝内经》将三阳之离合归纳为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三阴之离合归结为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若开、阖、枢枢机通畅,阴阳和则化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军 张来举 等 《中国针灸》 2019年39卷2期 169-1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验证列缺穴治疗头项部疾病是否通过表里同治这一作用途径实现.方法: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健康学生志愿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列缺组和经渠组,每组18例.列缺组针刺受试者单侧列缺穴;经渠组采用与列缺同经且位置相近的经渠穴作为对照点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明源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2期 100-1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三生万物”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识,“三”是指三阴三阳开、阖、枢,其中“枢”最为关键.“三生万物”是构建中医理论的基本依据,《黄帝内经》据此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以及蕴含相关思维特征的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深入分析“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