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
- 10
- 4
- 3
- 3
- 2
- 8
- 6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静 许倩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2期 183-189页
【摘要】 新疆少数民族主食以馕为主,主要以传统酸面团(酵头)制作而成,然而酸面团中微生物组成直接影响到馕的品质及营养价值.为明确馕用酸面团中微生物组成,筛选出其中所含微生物,该文从新疆哈密、库尔勒、昌吉、伊犁、阿克苏、喀什、阿拉尔7个地区采集12个样...
【关键词】 馕酸面团;传统分离培养;16S rDNA/26S rDNA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辉 张亮 等 《粘接》 2022年49卷4期 84-87页
【摘要】 分析基于微生物学的速食食品致病菌检验检测结果,总结相应的检验方法.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验.对两种检验方法下的致病菌阳性检出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出总阳性率.并对两组检验所耗费的时间进行记录,计算出平均用时结果.经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睿 邵长春 等 《食品科学》 2020年41卷20期 90-96页
【摘要】 为掌握不同腌腊肉制品中微生物多样性,采用16S V3-V4可变区域高通量测序结合传统分离培养方式对产自不同地区不同加工方式的腌腊肉开展微生物菌相结构研究.结果 表明,通过传统分离培养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芳 谢晶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8年18卷10期 211-222页
【摘要】 以感官、色差、质构、挥发性盐基氮(TVB-N)、K值以及菌落总数、嗜冷菌总数为鲜度指标,研究4℃冷藏金枪鱼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并结合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冷藏金枪鱼主要微生物的茼相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科 余晓峰 等 《食品科学》 2013年34卷4期 157-160页
【摘要】 采用传统培养方法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GE)指纹技术对广式腊肠中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广式腊肠发酵过程的优势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在传统分离培养中共得到葡萄球菌19株,乳酸菌12株,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得到4...
【关键词】 广式腊肠;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16S r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TANG Shu-ze 毕水莲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08年29卷7期 246-249,253页
【摘要】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变形杆菌属的PCR方法.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法和常规PCR方法对66株变形杆菌样本分离株进行鉴定.三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但PCR方法检测时间只需5~6h,比传统分离方法节省40h左右.通过对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国栋 熊善柏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8期 325-340页
【摘要】 为探究臭氧水处理对不同来源生鲜草鱼片初始菌相的影响,以不同采样时间生鲜草鱼片为原料,测定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TBA)值、pH值、色度值、感官评分,研究臭氧水不同参数处理对生鲜草鱼片理化特性影响,以优化其处理条件.采用优化的条件处理生鲜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伟娜 赵霞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23年59卷4期 59-62页
【摘要】 为了对疑似感染巴氏杆菌的病死兔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本试验对送检的病死兔进行剖检,结合传统分离培养及16S rRNA和荚膜抗原A(capA)基因的PCR扩增等鉴定病原菌,PCR方法扩增其23个毒力基因,最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玉侠 黄国保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6期 73-75页
【摘要】 泡椒凤爪是我国西南泡椒肉系列工业化产品中的代表性产品.本文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结合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引起泡椒凤爪胀袋变质的微生物.结果显示,引起腐败的主要是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假单胞菌.本文根据特定腐败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玉玲 彭晶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21年25卷2期 169-175页ISTICCA
【摘要】 酯酶(esterase)可以催化酯水解和合成、多肽合成、内酯合成、酯交换等多种反应,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故开发具有高活力、耐盐、耐碱、耐酸、耐高温等特殊性质的酯酶具有重要意义,而来自于极端环境微生物的酯酶往往具有这些特殊的性质.从环境中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