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4
- 5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罗江燕 朱雪梅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8期 3756-37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并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对山茱萸蒸制前后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以4 000-400cm-1范围内的吸收峰和吸光度为指标,以红外光谱图为对象,比较山茱萸蒸制前后饮片红外光谱变化.结果:通过比较蒸制前后山茱萸饮片红外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枬 贾天柱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31卷8期 3173-3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中药炮制的实质就是化学成分转化.炮制过程所施加的条件包括温度、水分、酸碱环境等使中药化学成分发生相应的反应,其产物的生物效应变化引起生制饮片的功效差异.但这方面的现有研究还很薄弱.为此,笔者依据多年的研究首次提出了“炮制转化”理论假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 高雪梅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10期 2411-2413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优化,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以葛根素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药物反应物的质量浓度、反应投料比和反应时间这三个因素对磷脂复合物的影响,并筛选最优制备工艺,并通过UV、IR和TLC分析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朝 浦益琼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年28卷15期 259-2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汤液是中药复方的传统临床用药方式,中药在水煎煮过程中常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故汤液大多呈现混相体系.在关于中药复方汤液的研究中,往往聚焦于其化学成分含量方面,而忽略了这些成分的相态属性和存在形式.汤液中的化学成分大多以分子、离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政 导师:杨志明 四川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目的研究深低温冻存组织工程肌腱适宜的抗冻剂。方法将第54代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碳纤维和聚羟基乙酸混合编织带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组织工程肌腱制备完成后在四种抗冻剂保护下液氮冻存2月;快速复温后植入裸鼠以修复跟腱缺损,2、4、6、8、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兴桂华 导师:李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2001年
【摘要】 该课题选用选择性破坏大鼠胰A细胞的脾虚动物模型,观察其空肠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终末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变化,藉以进一步阐明脾虚证的机制.结论:胰A细胞与胆碱能神经的功能密切相关.提示脾气虚症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是胰内分泌损伤引起的肠胆碱能植物性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济昊 导师:田麦久 田野 北京体育大学 其他 (博士) 1999年
【摘要】 本文首先改建了一个较为符合运动医学临床实践特点的急性骨骼肌半撕裂性拉伤的动物实验模型,借以更好地观察动物急性骨骼肌半撕裂性拉伤后以及采用不同措施治疗动物急性骨骼肌半撕裂性拉伤修复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血清酶化学变化以及骨骼肌α-actin m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纱博 导师:吕刚 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该实验拟采用自体髓核移植介导兔腰神经根的非机械性损伤,测量其损伤前后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及受损段神经根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分 析神经根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关系;另外观察脊髓后角及背根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艳杰 导师:刘光谱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1999年
【摘要】 该实验动态观察了电针"足三里"对皮肤切割伤大鼠创伤修复过程中创面羟脯氨酸,组胺含量,组织化学变化及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电针可提高创面羟脯氨酸,组含量,使肥大细胞数量增加,胶原纤维灰度上升,促进纤维细胞早期凋亡.该实验表明:电针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