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4
- 10
- 2
- 1
- 1
- 4
- 3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凯 《抗感染药学》 2021年18卷4期 525-528页
【摘要】 目的:分析6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统计其术后感染部位分布、感染病原菌构成比,并采用纸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丽佳 导师:任卫红 首都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评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水平,了解手术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期引起医务人员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关注。
方法:选取70名经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耿雪霏 导师:邢汝东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唾液中肿瘤细胞表面糖类抗原125(CA125)、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的含量,探讨它们的联合检测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
方法:选择该院住院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冯晓宇 导师:鲁大鹏 邢汝东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检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 21-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含量,探讨它们的联合检测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高 邓华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4年22卷5期 473-4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改良传统前臂皮瓣的设计方式,探索直接关闭前臂供区缺损的方法.方法:收集25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及非肿瘤术后的颌面部缺损患者,设计前臂梭形皮瓣进行修复重建.对于颌面部中型缺损,将梭形皮瓣对折缝合,术后前臂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25例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金霞 《健康之路》 2012年11卷12期 51-51页
【摘要】 本文就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念珠菌病感染口腔的可能机制、致病念珠菌的特征和种类,以及其防治方法三方面展开,介绍一些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轶 导师:黄欣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颌面外科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研究背景: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但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在50%-60%左右徘徊。其死亡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玉娥 导师:李春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探讨其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分期进展与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无差异;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无相关性,以评价血浆DD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亦林 导师:韩正学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硕士) 2011年
【摘要】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中晚期口腔癌的治疗,临床上通常采用术前诱导化疗的方式控制肿瘤的进展,缓解症状,为手术创造条件。本研究主要观察多西他赛(do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