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4
- 1
- 38
- 17
- 5
- 2
- 1
- 7
- 6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科朝 何文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10期 2751-27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荷木(Schima superba)树冠空间层次上叶片形态、光合日变化和叶绿素含量的分析,揭示荷木树冠在空间层次(顶层、中层、底层)上叶片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顶层叶片的比叶面积显著低于中层和底层,叶长和最大叶宽表现为顶层<中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华 卢琦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1期 88-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形态是指示植物适应特定环境的重要指标.由于植物叶片形态不仅对时空环境变化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和可塑性,而且能够通过叶片形态的调整调节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所以叶片形态学研究一直是植物生理及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该文在总结前人叶片形态学研究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雪彬 高康 等 《植物学报》 2021年56卷1期 10-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叶片形态变异丰富,然而至今仍未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义和分类,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形态性状进行品种鉴定和叶形遗传解析.利用数量化分析方法对植物形态进行定义和分类,是植物性状遗传解析的前提.对436个中国传统大菊品种的24个叶形性状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继鸿 李亚楠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10期 863-8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性状-环境关系对于预测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至关重要.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常见阔叶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从47个样点采集了332个物种共666个种群的叶片,测量了15个叶片性状,调查了该区域木本植物叶片性状的变异程度,并从种内和种间水平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冰 李新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1期 1189-12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讨荒漠植物叶片表皮微形态结构对长期荒漠环境的适应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应用扫描电镜对中国干旱半干旱荒漠区28科74属117种200多个自然居群的植物叶片(或同化枝)表皮微形态进行了研究。荒漠植物叶(或同化枝)表皮的基本特征是:表皮附属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华栋 焦菊英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0期 2914-29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揭示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地植被演替前期优势种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对该区立地环境的适应性,探讨猪毛蒿演替生态位的变化,研究了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3种立地环境下(阳峁坡、峁顶、阴峁坡)猪毛蒿叶片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青吉 李宏林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5年6期 593-6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功能性状的研究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生态学研究,用于解释不同层次的复杂的生态学过程,而绿色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长期被认为对植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对玛曲高寒沼泽化草甸51个植物种(分属于14科)的叶片形态和光合性状进行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星光 曹玉芬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5期 1327-13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异位保存在国家梨资源圃的48份我国原产山梨品种和2份秋子梨地方品种为材料,比较了野生山梨与地方秋子梨品种间差异,研究了我国野生山梨的光合特征以及光合特性相关指标间的关系,建立了山梨光合及瞬时水分利用特征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茂森 关德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7期 1871-18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表面的水滴形态不仅可以反映叶片的润湿性和持水能力,对了解森林的降雨截留及再分配过程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紫椴(Tilia amurense)叶片上20~ 100 μL水量的水滴形态(高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东胜 史作民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3年37卷9期 793-8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叶片的形态性状能够有效地反映生存环境的变化,并且影响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该研究通过获取植物标本提供的叶片形态信息,结合相关分析和标准化主轴分析,探讨了南北样带暖温带区栎属(Quercus)树种叶片形态性状对气候条件的响应及适应策略.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