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6
- 2
- 18
- 1
- 1
- 8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时文远 王正君 等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22期 1974-1975,19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关于中药归经理论的本质一直存在争议,其在临床中的实际意义也说法不一,甚至部分学者对其客观性持怀疑态度.有学者试图通过现代实验学方法证实其科学性,但其结论与中医学的初始思想是否相吻合无从验证,因而难以被学界认可.基于中药学的归经理论和中药的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由凤鸣 郑川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5年26卷5期 1185-1186页PKUCSCDCA
【摘要】 肿瘤靶向药物近年来凭借其有效性和高选择性,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中医归经理论和引经药用于中医肿瘤治疗早已蕴含于临床实践当中,其实质是宏观的靶向思维.文章提出归经理论、引经药与肿瘤靶向药物治疗指导思路相契合,从化疗配伍、辨证施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丽娟 《新中医》 2014年46卷11期 94-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从归经理论角度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疗程4周.对各组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记分比较及...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IBS);肝郁脾虚证;加味痛泻要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汇婷 王朝伟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4期 413-415页ISTIC
【摘要】 从药物的作用部位、药物的有效成分、药物中微量元素、药理药效、受体、环核苷酸等方面综述了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进展.指出中药归经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药归经的认识和定论是前人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依据,在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瑾 梁茂新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8期 635-6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黄帝内经》所论之“五入”、“五走”较早建立了药食五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被普遍认为是归经理论的源头.然而《黄帝内经》确立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并非专属,借助《素问》病机十九条明确疾病的五脏病位,对归经学说的建立可发挥一定作用,却难以直接确定众多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密山 赵素芝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21期 3018-30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3H-牛膝蜕皮甾酮在小鼠体内组织定量分布及药动学和归经的关系.方法:采用氚标记苋科植物牛膝的有效成分牛膝蜕皮甾酮为示踪剂,经小鼠尾静脉注入,测定36 h期间9个不同示踪时相器官组织样品中示踪剂含量.观察3H-牛膝蜕皮甾酮在体内动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超产 孙鸿昌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1期 1628-1633页ISTIC
【摘要】 中药五味的演变分为实体五行五味阶段、四时五行五味阶段以及四气五味阶段,其经历了以五谷为主,到食药兼顾,再到以药物为主的过程,而在五味的辨识上,经历了口尝五味阶段、五行取象五味阶段以及药类法象阶段.另外,易水学派在完成了四气与五味的整合过程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