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5
- 29
- 5
- 63
- 38
- 11
- 4
- 3
- 15
- 7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魏兆勇 张分明 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12卷3期 375-37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晚期肝癌常出现顽固性腹腔积液,而且多呈张力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及肾脏功能,延误介入栓塞治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生存时间.我们近几年采用腹腔注射抗癌化疗药物+抗癌中药治疗晚期肝癌所致的恶性腹腔积液20例,取得明显疗效.报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国梁 高励聪 等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0年4卷1期 7-9,4页
【摘要】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及多阶段发展的复杂病变过程.而中药在癌症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从中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分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14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璐 黄楚月 等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2年11卷4期 343-348页ISTIC
【摘要】 目的:构建患者来源的结直肠癌类器官(CCOs)与正常组织类器官(CNOs),评价几种有毒中药对CCOs及C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选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肛肠中心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运用3D培养法分别构建CC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波 张海兵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年33卷8期 2027-20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抗癌保肝汤联合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按西医化疗后常规处理原则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FP方案进行化疗,即5-FU+顺铂,经动脉泵小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蒙蒙 胡兵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年29卷8期 2556-25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在大肠癌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医药对大肠癌的治疗研究已经涉及肿瘤发生、发展、死亡、衰老等领域;研究证实中药对大肠癌细胞具有广泛的作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超 沈克平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年32卷9期 2243-2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治疗手段,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复方是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可以抑制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转移,抑制端粒酶活性,调节免疫,逆转耐药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静 鄂征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20卷3期 153-155页ISTICPKUCA
【摘要】 以BGC823人胃癌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黄柏在480 nm和650 nm光照下对癌细胞的光敏作用.结果:黄柏加药照光组对癌细胞生长、癌细胞噻唑蓝代谢活力均有光敏抑制效应.同时,黄柏实验组癌细胞酸性磷酸酶含量明显减少(P<0.01),癌细胞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小巧 高增平 等 《中医学报》 2015年1期 7-9页ISTICCA
【摘要】 开发有效、低毒的抗癌中药的有效途径为:①采取药效与毒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原药材、毒性成分(组分)和去毒药材的抗癌效果,建立科学的存效脱毒(减毒)方法。②建立符合中医理论的“抗癌中药癌症毒理实验动物模型”来评价抗癌中药的毒性。③以中医...
【关键词】 中药新药;存效脱毒(减毒);“抗癌中药癌症毒理学实验动物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舒雯 许尤琪 《中医学报》 2012年27卷6期 665-6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析中药治疗大肠癌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搜集近5a来关于中药治疗大肠癌机理的实验研究相关文献,按中药不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中药在临床实践及体内外实验中已证实有明确抗大肠癌活性,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可能的主要机制包括:抑制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宗耀 孟瑞雪 等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2期 186-1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甘草中甘草次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同一批甘草药材分别采用煎煮法、超声波法、纤维素酶-超声波联用提取工艺.结果:不同工艺对甘草中甘草次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纤维素酶-超声波联用提取工艺较佳.结论:联用法提取率高,方法简便,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