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12
- 8
- 6
- 4
- 4
- 32
- 15
- 8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蔡淑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1年7卷2期 113-11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超声外科吸引器(CUSA)是外科手术器械的一项革新,在颅脑肿瘤手术中应用,具有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手术出血少、术野洁净等优点[1].我院于1998年3月至今应用超声外科吸引器切除颅内肿瘤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金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6期 6492-649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负压吸引器是伤口引流的常用方法之一[1].常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是圆形、外表无刻度,无法观察引流量的多少,给临床工作人员带来工作不便.2007-01/2007-11我们采用自制一次性负压吸引器,临床应用于135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少全 陈煌辉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5期 6280-628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们应用封闭式负压冲吸器[1]治疗食管癌术后多发肠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0岁.2001年患者在进食硬物时感胸骨后阻塞感,未重视,2004~01症状加重伴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外院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返流性食管炎,行毕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妹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5期 1251-125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长期卧床、食欲降低及饮食结构改变患者,易影响胃肠功能,使肠蠕动减少,患者常常因为排便困难需要使用开塞露通便,由于开塞露剪去封口后前端坚硬毛糙,往往会引起肛门出血,且开塞露前端管较短,影响通便效果.为了便于操作,我们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晶 房丰梅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期 373-37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巧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氧体会如下.1 方法将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原有小洞用胶布封闭,根据患儿鼻孔情况在吸痰管前端一侧管壁上剪开两小洞,在吸氧时使其对准并贴近患儿鼻孔处;然后将一次性吸痰管与氧气玻璃接头连接,代替鼻导管进行吸氧,最后用胶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32期 8050-805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临床上吸痰、间断吸氧过程中,由于吸引管末端缺乏有效固定装置,导致吸引管末端游离空气中,容易造成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绪梅 何景生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20期 4725-47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与胸穿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28例行胸穿针胸腔穿刺抽气,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与胸穿针行胸腔穿刺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
【关键词】 气胸/治疗;一次性设备;抽吸/方法/仪器和设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少军 王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23期 5622-562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科2004-07-07起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取代传统手提式负压吸引器作术后引流.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发现[1]: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具有明显优势,为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大缩短了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石铜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年5卷3期 484-48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院2002-08~2004-12应用植入性1次性吸痰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18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16~81岁,平均45岁.其中特发性气胸6例,均为经1~3次胸腔穿刺抽气仍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煌辉 王明元 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1卷33期 48-50页CA
【摘要】 目的:观察高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将7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封闭式负压冲吸器治疗组(试验组)35例和传统切开挂线引流治疗组(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