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1
- 1
- 5
- 2
- 2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锦永 胡洪良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2年26卷11期 1344-134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桡神经深支损伤显微修复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11年2月,收治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49例.男40例,女9例;年龄19~58岁,平均32岁.受伤原因:刀砍伤13例,电锯伤9例,匕首刺伤7例,玻璃割伤6例,医源性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龙喜 白秋铁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04年42卷8期 465-4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解剖学及临床角度对旋后肌综合征诱发加重试验的机制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旋后肌综合征25例,男18例,女7例,均呈垂指变形,旋后肌综合征诱发加重试验均为阳性.8例手术、17例保守治疗;同时对92只成尸上肢旋后肌管进行了解剖、测量,而且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苗雨丹 导师:高振平 吉林大学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该文详细观测骨间后神经分支数目、长度、径线、与支配肌肉的关系、及与骨间后神经卡压相关的部位、形态结构等内容,为临床诊断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以及治疗骨间后神经麻痹,提供解剖学资料.实验结果表明:旋后肌管由两口、四壁构成.上口即骨间后神经穿旋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和平 陈鹏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年28卷4期 358-3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为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前臂后皮神经走行与分布;②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与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间的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昀 陈振光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5年28卷2期 148-1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带血管蒂前臂桡侧中段皮瓣移位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桡动脉肌间隙支及其皮支的来源、外径、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结果桡动脉肌间隙支起自桡动脉,干长(4.8±1.0)cm,外径(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久卉 韩金豹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4年27卷3期 214-2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骨间后神经多处卡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骨间后神经多处卡压病例的病史、术中发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卡压部位均在骨间后神经分出旋后肌运动支后至Frohse弓之间.卡压的结构为桡侧返血管(5处)、桡侧腕短伸内侧腱样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任龙喜 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 2006年
【摘要】 目的从解剖学及临床角度对旋后肌综合征诱发加重试验的机制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旋后肌综合征25例,男18例,女7例,均呈垂指变形,旋后肌综合征诱发加重试验均为阳性.8例手术、17 例保守治疗;同时对92只成尸上肢旋后肌管进行了解剖、测量,而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