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9
- 1
- 1
- 73
- 1
- 1
- 1
- 10
- 8
- 8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金文忠 黄庆丰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29卷11期 1282-12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下颌末端游离缺失修复中近中与远中(牙合)支托设计对加载时基牙及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方法将初始模型导入HyperMesh 7.0 软件建立下颌双侧末端游离缺失模型(765┬567缺失),模型导入UG 5.0软件设计近中(牙合)...
【中文期刊】 林云红 丁仲鹃 等 《口腔医学》 2010年30卷6期 370-37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牙列重度磨耗伴末端游离缺失的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10 例牙列重度磨耗伴末端游离缺失的患者进行套筒冠义齿咬合重建修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疗特点,总结诊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 牙列重度磨耗临床表...
【中文期刊】 林云红 丁仲鹃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30卷9期 53-55,6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套筒冠同位体修复牙列末端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套筒冠同位体为20例牙列末端游离缺失患者进行修复,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3个月及修复后2 a进行咀嚼效能的检测并检查义齿的固位力、基牙的健康状况以及义齿使用情况.结果 套简冠...
【中文期刊】 郁春华 陈玉琴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6年15卷5期 482-485页 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从颌面肌肌电生理的角度,探讨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在修复前、后不同时期的肌电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27例,分别在修复前及修复后1、3和6个月对其进行肌电图检测,记录双侧颞肌前束、咬肌的峰值电位,计算咀嚼...
【中文期刊】 朱更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8期 7-8页
【摘要】 目的:采用弹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牙游离端缺损,并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0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单侧牙游离端缺损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并制作弹性附着体义齿23颗。随访4年,从义齿使用情况及牙槽骨吸收X线片表现观察修复效果...
【中文期刊】 窦林波 马宁 《德州学院学报》 2011年27卷6期 65-66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的义齿设计与末端游离缺牙的牙槽骨吸收的关系.方法:选择末端游离缺牙的患者76例,其中采用RPI型卡环18例,RPA型20例,传统三臂卡环15,冠外附着体23例.义齿修复前以及修复后12个月拍摄基牙及远中牙槽骨定位X线片,计算剩...
【中文期刊】 龚志成 彭艳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24年33卷3期 306-311页 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口内数字印模与选择性压力印模技术制取的下颌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黏膜组织形态的差异.方法:纳入下颌Kennedy第一、二类牙列缺损患者17例,共23个游离端,分别使用口内数字印模和选择性压力印模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下颌模型.使用模型扫描...
【中文期刊】 彭艳 邬雪颖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22年31卷5期 512-516页 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光学印模与功能性印模技术制取的牙列缺损上颌模型致游离端黏膜组织形变量的差异.方法:选取Kennedy第一类和第二类上颌牙列缺损患者各10例,分别使用光学印模和功能性印模技术为同一患者制取2个上颌模型.将功能性印模所翻制的石膏模型使...
【中文期刊】 陈汝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年14卷2期 239-240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在临床修复工作中,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牙列后部功能牙过早脱落,未及时修复,长期用前牙咀嚼,造成牙弓前部余留牙牙本质过度磨耗,导致颌位降低,咀嚼功能低下,肌肉酸痛,而迫切要求修复治疗.对于这类患者以往多采用可摘义齿修复[1,2].圆锥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