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
- 2
- 1
- 6
- 6
- 3
- 3
- 2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凯 于文功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003年35卷5期 472-477页SCISCIE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从海带糜烂物中分离到一株高产胞外褐藻胶裂解酶的海洋弧菌(Vibrio sp. QY101), 利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了褐藻胶裂解酶(alginate lyase). 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寒 陈盛峰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32卷12期 166-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初步探究广西北部湾海洋细菌所产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polysaccharide,EPS)的生物学活性,通过 LB-苯胺蓝培养基分离产 EPS 的海洋细菌,苯酚-硫酸法测定 EPS 产量,16SrDNA 法鉴定多糖产量较高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明 关敏丽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4年41卷9期 1723-17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明确海水(Sw)和聚蛋白胨20 (Pp20)两种双层琼脂培养基对海洋蛭弧菌的分离计数效果,了解对虾苗池可培养海洋蛭弧菌多样性.[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比较Sw和Pp20培养基对2株海洋蛭弧菌和对虾苗池未知海洋蛭弧菌的计数效果.通过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崇庆 薛明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36卷6期 815-8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噬菌弧菌科(Bacteriovoracaceae)4个类群共12株海洋蛭弧菌类生物(Bdellovibrioand-like organisms,BALOs)的生长温度和盐度范围及其对6种常见对虾病原弧菌的裂解能力,并通过透射电镜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淑妍 侯丽艳 等 《职业与健康》 2019年35卷7期 984-989页ISTICCA
【摘要】 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水中.弧菌是引起人类和水生动物细菌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人类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伤口直接接触被污染的水体环境,会引起腹泻、伤口感染甚至败血症等疾病.随着我国海产品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海洋性致病性弧菌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璇 阚飙 等 《疾病监测》 2012年27卷2期 158-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密度感应( Quorum sensing,QS)系统在细菌中普遍存在,细菌细胞通过识别和密度依赖性应答其自身或周围环境中其他菌细胞分泌的一种或多种信号分子来影响一系列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参与细菌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革兰阴性菌的密度感应现象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巴剑波 陈双红 等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9年26卷2期 123-1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消毒剂对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的杀灭作用,为海洋弧菌致创伤感染的预防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四种常用化学消毒剂杀灭两种海洋弧菌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用有效碘5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对悬液内两种海洋弧菌作用3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斌 导师:叶德赞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文基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德国莱布尼兹波罗的海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中-德合作项目-"不同水环境中土著噬菌体与其宿主细菌共存系统的研究"(HB08302(1))以及大洋协会"大洋一号"科学调查船DY115-20-Ⅲ-Ⅳ航段任务,在厦门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湘湄 吴雅茜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4期 36-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AI-2类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的生物被膜与毒力因子是导致其高致病率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以测定报告菌哈维氏弧菌BB170的发光值作为筛选指标,对16株海洋源乳酸菌代谢产物中筛选L.m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晓荣 于敏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6期 1272-12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细菌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指细菌利用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相互交流的现象,而密度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QQ)是指通过干扰信号分子的产生、释放、积累或应答从而阻抑密度感应通路.[目的]探究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