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7
- 5
- 2
- 1
- 1
- 1
- 1
- 9
- 7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湘远 赵方臣 等 《古生物学报》 2021年60卷1期 87-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刺细胞动物是一类具有刺细胞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和淡水中.作为后生动物最早分化出的一支,刺细胞动物对研究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后生动物系统发育、地层对比和古地理恢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科研线索.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玺 侯书国 等 《生命的化学》 2021年41卷7期 1613-1619页ISTICCA
【摘要】 生物化学是生物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知识点多且抽象,生物大分子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体内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错综繁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压抑其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致使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通过讲好生物化学故事、唱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 郝欣 等 《古生物学报》 2017年56卷4期 409-4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陕南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组微体球状化石类型多样,如何正确辨别这些球状化石的生物属性是当前早期生命演化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在宽川铺组中发现了一类为数众多,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不规则的帽状隆起结构以及翻边帽沿的帽状化石.研究表明这些帽状化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春洪 杨晓红 等 《生命的化学》 2018年38卷1期 156-159页ISTICCA
【摘要】 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目标.生动的教学可以减轻学习疲劳、提高效率、增加兴趣.生物化学是一门典型的枯燥学科,且抽象复杂,学生的畏学情绪较为普遍.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设计、讲课技巧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让生化课程生动化的方式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Abdullah Al Mamun 导师:许恒龙 中国海洋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周丛生原生动物主要生活在水体的表层和各种基质表面。它们是微食物网中主要的捕食者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枢纽,在水生食物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周丛生纤毛虫的群落结构的垂直变化,在青岛胶州湾近岸进行了每个季节一次的周年(2017年春季至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钢琴 导师:文建凡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寄生扁虫(包括吸虫和绦虫)生活在宿主的血液或肠道内,面对宿主的免疫环境,已发展出了成功的免疫逃避机制。有研究显示曼氏血吸虫的副肌球蛋白能结合宿主补体分子C8/C9,从而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显示出在免疫逃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蛋白的这一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倪婷 导师:文建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水平基因转移又称侧向基因转移,是指具有生殖隔离的物种之间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交换事件,是相对于遗传信息从亲代垂直传递到子代的另一种交流模式,在物种的进化和基因组的革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水平基因转移事件大量发生,并且发生在原核生物中的比在真核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殷宗军 导师:朱茂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瓮安生物群发现于贵州瓮安磷矿采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上部,是一个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微体化石库,因产出大量立体保存的动物胚胎化石而引起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对瓮安生物群中动物化石的整体认识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瓮安生物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哲 导师:孙卫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1999年
【摘要】 骨骼的出现和骨骼化方式的演化在多细胞动物进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晚震旦世的管状化石Cloudina及Sinotubulites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具有生物矿化特征的后生动物,其全球性分布表明动物骨骼化方式的演化在晚元古代末期就已开始广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Schott EJ ; Vasta GR ;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Parasitology》 2003年126卷1期 81-92页SCISCIEMED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