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5
- 1
- 12
- 5
- 2
- 1
- 1
- 9
- 5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姜兆荣 王春波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4卷4期 24-27页 ISTICCA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累及四肢关节,出现关节疼、肿、僵、变形和功能下降.慢性病程,反复发作是其特点.春、秋二分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好发与复发时节,在此时节采用药物穴位贴敷来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症状,且此疗法...
【中文期刊】 张仲博 史栋梁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年26卷22期 65-7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草薢胜湿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的非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观察组口服加味萆薢胜湿汤+秋水仙碱,疗程均为14d.治疗...
【中文期刊】 左瑞庭 孟庆良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年26卷16期 113-1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桂苓甘露饮加减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10例G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70例),西药组(70例)和联合组(70例),分别口服桂苓甘露饮加减、秋水仙碱、桂苓甘露饮加减联合秋水仙...
【中文期刊】 谷慧敏 孟庆良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年23卷24期 180-1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蚕矢汤加减及其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每组各86例.中药组口服蚕矢汤加减,西药组口服秋水仙碱,中西药组同时口服蚕矢汤加减联合秋水仙碱,疗程均为14...
【中文期刊】 史柯 《新中医》 2020年52卷22期 83-8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祛湿通络方联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AGA湿热蕴结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均口服别嘌醇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常规剂量秋水仙碱片,观察组口服小剂量秋水仙...
【中文期刊】 刘祺 《新中医》 2019年51卷9期 171-17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车前健脾利湿止泻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各45例,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液体疗法纠正电解质紊乱,并服用思密达及布拉氏酵母菌散,研究组加用复方车前健脾利湿止泻...
【中文期刊】 余文景 梁翼 等 《四川中医》 2019年37卷2期 119-121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秋水仙碱组)48例,治疗组(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秋水仙碱组)50例,疗程1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
【中文期刊】 刘国华 文洁珍 《新中医》 2016年48卷7期 196-19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土木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6例秋季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2组均予相同西医治疗,研究组同时予葛根土木方治疗.2组均治疗3天.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止...
【学位论文】 作者: 李亚娣 导师:高明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学(中医内科)(硕士) 2007年
【摘要】 风湿病,中医称为痹证,痹病,属于现代医学风湿免疫性疾病范畴。现代医学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手段单一,并不可避免的带来药物副作用。而利用中医时间医学治疗风湿病现代很少有人提出。中医时间医学以“天人合一”作为理论基础,认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具有节...
【中文期刊】 赵桂芝 于兴娟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4期 466-467页 ISTICCSCDCA
【摘要】 历版《温病学》教材中大都认为秋燥所致水泄如注般的大便泄泻是感受燥热之邪所致,甚至有“燥极而泽”“重燥则湿”之说,故对此说法提出了不同看法.并从燥热之邪的致病特点和各家治疗秋燥和小儿秋季腹泻用药的角度,对秋季腹泻的病因进行了谈讨.认为秋季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