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7
- 6
- 3
- 5
- 5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作英 戴振林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1年25卷2期 186-187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78岁,因症状性间隙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人工双腔心脏起搏器,术中、术后一周随访,心房、心室电极导线感知、起搏功能均正常.术后40天随访时发现心室电极起搏阔值升高,经胸片、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导致心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宿燕岗 巩雪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1年25卷4期 298-30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连续入组195例具有植入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RVOT间隔起搏组(A组)和翼状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B组),两组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鲜玉琼 郑昌柱 等 《心脏杂志》 2011年23卷4期 475-4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S起搏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配到RVOTS组(n=3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婕 俞杉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33卷22期 41-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采用主动固定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在术中及术后随访参数的差别.方法 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主动固定电极组4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术,被动固定电极组3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宗云 吴焱贤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年32卷16期 31-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52例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22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电极组),30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术中及随访期间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剑峰 刘庆军 等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8卷6期 1039-10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右室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讨主动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具备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30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S起搏(主动固定电极组).30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蕙君 曲海波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31卷16期 11-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需要放置心脏起搏器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30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辉 曹宇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21卷3期 200-20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88例,其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67.6±24.3(28~91)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放置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测定有关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四明 张荣华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21卷3期 209-2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