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1
- 6
- 1
- 1
- 62
- 28
- 25
- 19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华秋 杨莹莹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13期 312-324页
【摘要】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ic acid,DHA)是一种n-3多不饱和脂肪酸,它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目前常用裂殖壶菌生产DHA.组学技术作为揭示生物体内复杂调控网络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裂殖壶菌高产DHA的机制研究中,这...
【中文期刊】 兰君 宋晓金 等 《食品科学》 2015年36卷1期 128-134页
【摘要】 目的:研究伯克霍尔德氏菌胞外脂肪酶对裂壶藻油脂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富集作用.方法:用三丁酸甘油酯平板筛选法,筛选产脂肪酶的细菌;以对硝基苯月桂酸酯为底物,对筛选得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脂肪酶的酶...
【中文期刊】 梁园梅 刘瑛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43卷2期 457-46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野生菌株Aurantiochytrium sp.PKU#SW7诱变育种,筛选高产DHA突变株.[方法]采用UV诱变和化学药物胁迫筛选方式,以菌株的生物量、油脂产量、DHA产量作为筛选指标,获得高产DHA突变株.[结果]经鉴定获得一...
【中文期刊】 吴清平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43卷2期 45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保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作为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医药应用和营养价值.目前,在食品工业中,DHA已经添加至牛奶或奶粉中,用作功能性营养强化剂.20世纪80年代,DHA的...
【中文期刊】 梁园梅 刘瑛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43卷6期 1190-119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克隆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PKU#SW7的脂肪酶基因,实现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异源高效表达,并进行初步酶学性质研究.[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注释,获得脂肪酶基因lip,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Rosetta(DE3)...
【中文期刊】 兰君 谭延振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14年30卷3期 193-206页 MEDLINEISTICCA
【摘要】 胞内核磁共振方法通常用于在原位对细胞内的标记蛋白质进行分析.产油微生物胞内油脂含量极高,理论上也可以使用胞内核磁共振方法对其油脂进行研究.作者使用一株高产多不饱和脂肪酸DHA的裂殖壶菌SD116,对其进行了胞内核磁共振分析.归属了胞内核磁共...
【外文期刊】 Nguyen Thi Thu,Thuy ; Hoang Thi Minh,Hien ; 等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789-795页 SCIMEDLINECA
【关键词】 (2R)-4-hydroxyphenylethyl 2-hydroxy-3-phenylpropanoate; Aurantiochytrium; N-methoxymethyltryptophol;
【外文期刊】 Zhuojun,Wang ; Sen,Wang ; 等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1年69卷35期 10215-10222页 SCIMEDLINECABP
【外文期刊】 Mina,Sung ; Jong-In,Han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6年205卷 250-3页 SCIMEDLINECABP
【关键词】 Aurantiochytrium sp.; FAMEs; In situ transesterification process;
【外文期刊】 Toshikazu,Suenaga ; Yukine,Mitarai ; 等 《Microbiology resource announcements》 2024年13卷12期 e0065324页
【关键词】 Aurantiochytrium; Illumina sequencing; Nanopore sequen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