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5
- 4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董琳 导师:余新忠 南开大学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博士) 2014年
【摘要】 本文讨论的"文弱"概念与一般观念中的理解有所不同,它包含着文化传统的多层次性和价值标准的多样性,并不能笼统地代表儒家话语体系或古代中国文化的整体特性,是需要立足特定文化背景和具体社会关系来理解的文人文化感.我们今天之所以理所当然地把"文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瑞 导师:余新忠 南开大学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博士) 2014年
【摘要】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日记中保存了大量关于文人士大夫群体疾病体验与医疗经历的内容,疾病医疗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的兴起和发展为解读和利用这部分史料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疾病认知与医疗活动与社会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尽管史学界通常将清末民初视为变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雨濛 导师:余新忠 南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史(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清代外科在学术特色及知识传承方式上的演变及其动力,并进而藉此对中国医学发展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外科是中医传统分科之一因其主要处理痈疽疮疡等显露于外的病症,遂称外科.与内科等诊脉处方的特色不同,外科在脉诊之外还注重望诊和触诊,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璐 导师:余新忠 南开大学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博士) 2013年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搜集爬梳史料中零散的相关记载,来还原历史上一个甚少被关注的小人物的群体-稳婆的生活状貌,并藉由对诸多文本中有关的叙述来呈现稳婆的群体形象及其近代变迁,进而探究其丰富多样的个人形象和单一刻板的群体形象间的落差所体现的社会文化意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长燚 导师:余新忠 南开大学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硕士) 2011年
【摘要】
李时珍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医中之圣”。本文试图结合社会文化的变迁脉络,对李时珍形象演变的过程做一考察。
首先,根据明清医书和地方文献,论述明清时期的李时珍形象。这一时期,围绕《本草纲目》的讨论主要是在医界,李时珍也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华 导师:余新忠 南开大学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硕士) 2010年
【摘要】 传统医家作为一个群体,在近年来医疗史研究中,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对于传统医家的训练,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并未对医家成名及其依靠的力量,给予充分的注意.本文试图通过《壶中天》与《医界现形记》中医家故事来看清代医家的业医条件、医学训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华 导师:余新忠 南开大学 中国史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硕士) 2010年
【摘要】 传统医家作为一个群体,在近年来医疗史研究中,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对于传统医家的训练,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并未对医家成名及其依靠的力量,给予充分的注意。本文试图通过《壶中天》与《医界现形记》中医家故事来看清代医家的业医条件、医学训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勇 导师:余新忠 南开大学 中国史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硕士) 2008年
【摘要】 太医院自金朝建立到清末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担负着皇室医疗卫生保健和国家医政管理的双重职责。从制度规定上看,明清时期的太医院在组织结构和制度运转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然而实际运作与制度规定却有不小的落差。现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医学史的探讨,对这一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