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
- 24
- 6
- 3
- 2
- 1
- 10
- 9
- 7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张世凯 导师:赵凤春 王文亮 山东农业大学 药学 生物与医药(硕士) 2023年
【摘要】 单菌株多化合物(OneStrain-ManyCompounds,OSMAC)策略主要是通过改变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与其他菌株共培养、添加酶抑制剂或其他外源物质等方法,调节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从而获得更多的新型活性代谢产物。本研究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谷海萍 导师:杨正友 王文亮 山东农业大学 药学 生物与医药(硕士) 2022年
【摘要】 植物内生菌是以良性寄生或共生的方式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一种特境微生物,具有协助植物抵御疾病、诱导植物抗逆的重要功能,也是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对药用植物艾草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多样性研究,并对一株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内生真菌的次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延青 导师:杨正友 王文亮 山东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是名贵的食药用真菌,子实体含有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多糖和三萜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护肝、降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灵芝子实体主要通过代料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许新月 导师:杨正友 王文亮 山东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杏鲍菇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食用药用大型真菌,是优质的蛋白来源。杏鲍菇蛋白质与动物蛋白质相比,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少,杏鲍菇来源多肽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能够降血压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杏鲍菇产量连年增长,但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金康 导师:王文亮 朱平 第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生理病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
迄今为止,对RA的病理生理过程还缺乏透彻的了解,关节破坏是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丽 导师:王文亮 第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PTEN是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是一种广泛的多肿瘤抑制基因, 其适度的表达可阻止细胞生长、促进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多数学者认同PTEN是一个可与p53、pRb相提并论的重要功能分子,成为又一个抑癌明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宏江 导师:王文亮 陕西师范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嘌呤及其硫代衍生物存在于许多生物体系中,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衍生物能与致癌物质发生反应,是一种良好的抗癌试剂,在临床医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衍生物活性分子在生物体中存在着互变异构现象,不同的异构体有不同的生物活性,这些异构体的相对...
【关键词】 二巯基嘌呤互变异构体 ; 药理活性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静 导师:王文亮 第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研究通过克隆Apr-3的编码区基因,对其进行细胞定位,并获得了Apr-3原核表达蛋白和抗体,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培养HL-60细胞,提取HL-60细胞总RNA,应用RT-PCR获取Apr-3的转录剪接体2的编码区cDNA序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擒龙 导师:王文亮 第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相比,我国HCC死亡率居各国之首。近年来,虽然对HCC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和需要更多的研究突破。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