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
- 23
- 5
- 1
- 1
- 1
- 7
- 6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董可 魏屹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08年23卷5期 274-2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测定峨眉桃叶珊瑚叶、干皮、果实和枝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为峨眉桃叶珊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桃叶珊瑚苷含量,色谱柱:SymmetryshieldTM R P18柱(250 mm×4.6 mm,5 μ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俊英 董其亭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30卷3期 247-25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桔梗总皂苷在根中的分布规律,为桔梗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进的总皂苷提取方法,对桔梗总皂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总皂苷成分的分布呈不均衡状态,与产地、生长年限密切相关.结论:山东淄博鲁山产桔梗的总皂苷含量最高,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媛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7期 139-141页
【摘要】 目的 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2、3、4、5、6、7、8、9、10、11月份采集的茵陈样品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为确定其合适的采收季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不同采收期2、3、4、5、6、7、8、9、10、11月份采收的茵陈样品.采用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国霞 邓毅 《中医研究》 2016年29卷9期 73-77页
【摘要】 从传统认识、现代研究及应用等多方面对当归及其不同入药部位补血活血的功用进行综述,分析阐释当归及其不同入药部位体现补血活血相关功用和古今认识的趋同性,为合理发挥当归补血活血功用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彦彦 孙玉滨 等 《人参研究》 2016年28卷2期 23-25页
【摘要】 目的研究紫锥菊不同药用部位中主要有效成分菊苣酸的含量情况,为紫锥菊药材的入药部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21∶79),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330nm.结果该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3.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张久磊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43卷12期 170-172页
【摘要】 为确定何首乌的最佳采收期和入药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何首乌6-12月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含量.结果表明: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主要分布在何首乌的根和藤中,根中含量7月达最大值,分别为5.35%和0.4%;藤中含量8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俊龙 王育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6期 6-7页
【摘要】 影响药物的双向调节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及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实验观察,试从同一味药物所含不同成分、剂量变化、采收时节、炮制方法、入药部位、不同配伍、机体状态等几方面阐述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形式、表现以及临证时如何根据具体病症的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雄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29卷8期 183-185页
【摘要】 黄芪一般以根入药,如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也有全草入药,如多花黄芪.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根及多花黄芪全草有法定标准;在有些地区,部分黄芪品种根及黄芪地上部分也作为黄芪入药,一般为地方习用,且无法定标准.黄芪不同入药部位含相似化学成分,也有一定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丽娜 袁玉虹 等 《福建林业》 2014年2期 25-26页
【摘要】 不同采收时间,同一基地、同一品种太子参不同部位的多糖、总皂苷和环肽B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差异较显著,但其块根中各含量的积累均呈现出6月下旬和4月下旬较高的规律性变化.其中,块根中环肽B含量的变化趋势为:6月>4月>5月>3月;而多糖和总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桂明 吴萍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8卷2期 29-30页
【摘要】 目的 对不同产地萝芙木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为萝芙木药材质量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市场上不同产地萝芙木药材,应用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萝芙木药材样本中利血平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萝芙木药材中利血平含量差异显著,入药部位为主要因素,以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锐锋 黄庆阳 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43卷3期 81-84页
【摘要】 以香鳞毛蕨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抑菌特性与气候环境特点及鳞毛之间的相关性,从抑菌效果和抑菌物质含量两方面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入药部位样品的抑菌特性.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样品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主要起抑菌作用的总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旭盛 郑雷 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年31卷11期 3115-3118页
【摘要】 应用ICP -AES技术测定了肉苁蓉不同生育阶段矿质元素含量.结果显示:(1)肉苁蓉药材的最佳采收期(肉质茎生长期),常量矿质元素中K含量高达9.45 mg·g-1,五种常量矿质元素的含量比例为K∶Na∶P∶Ca∶Mg=12∶ 3.4∶1....
【关键词】 ICP -AES技术;肉苁蓉;矿质元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秋 陈伟秋 等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29卷6期 890-892页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对草药不同入药部位进行质量评价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方法:采用H+-Mn2+-CH3COCH3-BrO 3-为振荡体系,以待测草药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随时间的变化,获得草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雅婧 李春杰 等 《中国执业药师》 2010年07卷12期 29-33页CA
【摘要】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细辛及其不同入药部位中的肾毒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优选出肾毒性成分含量低、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细辛药材品种及产地.方法:HPLC法测定马兜铃酸Ⅰ及细辛脂素的含量;GC法测定甲基丁香酚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细辛中,马兜铃酸Ⅰ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首都医药》 2006年13卷1期 43-46页
【摘要】 <篇首> 中药的功效取决于中药材的自然属性,包括入药部位、药材的性味归经等,中药功效与自然属性的关系,更是深刻地阐明了人与自然是统一整体的概念,中医药具有的独特理论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同一植物入药的部位不同,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也随之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婉 高天慧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2期 2833-28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姜黄属中药重金属元素与道地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ICP-MS技术测定不同道地产区、不同基原的莪术、姜黄和郁金共20批次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以及研究传统水煎法对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研究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佳新 包永睿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9期 1717-17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荆芥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本文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开展荆芥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肺肿瘤药效学研究,HPLC色谱法建立不同药用部位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灰色关联度软件对其将药效指标与指纹图谱的相关信息进行谱效关系分析,HPL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皮胜玲 闫庆梓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3期 557-56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夏枯草野生品与栽培品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直观法观测夏枯草药材的外观性状;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不同部位铅、镉、铜、锌、钾、锰、钙、铁、镁和钠10种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霞 尹金宝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6期 741-7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夏枯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夏枯草最佳采收期,研究其全草的药用价值,并探讨夏枯草开发为保健蔬菜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高效液相法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朝琴 袁玮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9年24卷4期 388-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测定5个种的不同药用部位及3个种的不同产地千斤拔药材中多糖的含量,评价其非传统入药部位及不同种、产地的药材质量.方法 用回流法提取千斤拔多糖;比色法于490 nm处测定水溶性多糖的含量.结果 多糖的线性范围为28.6~10.0 μ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