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4
- 6
- 5
- 135
- 48
- 8
- 4
- 3
- 47
- 32
- 23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詹淑玉 导师:范骁辉 浙江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药物新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和心脑血管等危重疾病的临床治疗。然而,目前大部分中药注射剂仍存在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不清、体内过程不明、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临床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美玲 "好医生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 2013年
【摘要】 中药制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问题一直以来是制约中药制剂发展的关键,药物发挥疗效的关键是吸收,小肠为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研究药物的肠吸收对改善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概述了中药肠吸收的研究方法概况,并结合中药及其制剂的体内过程的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凌云 导师:黄成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严重的认知和记忆功能减退为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病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AD患病率显著增加,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聪明汤为一首经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宏 导师:程翼宇 浙江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当前,我国中医药基础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被应用于中药现代化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进一步提升中药产品的科技竞争力,推进中药产业的国际化,使其最终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第九届编委会暨中药新药研发理论与技术创新论坛 2009年
【摘要】 本文以中药羌活(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为研究载体,以其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的紫花前胡苷(nodakenin)为标记化学成分,探索建立“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发现策略”,为中药研究提供方法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秀伟 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 2006年
【摘要】 生命有机体是物理学和化学的有机整合,躯干、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核、核仁等是这个有机整合体的机械部分;体液是生命有机反应的介质;隔室构筑了封闭和/或开放的通道,阻止或允许信息流在时空上的定向、定时走势和强弱,有机分子主宰了生命.地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秀坤 2001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2001年
【摘要】 受体结合药理模型因其高度灵敏、专一、快速、微量经济等特点,可用于中药毒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的检测、作用机理探讨、构效关系研究、有效成分的边缘效应预测,也可为开发、研制了高效、特异性临床新药提供技术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捷 杨婧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2年38卷5期 659-6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miRNA是一类内源性小分子RNA,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转录后水平的调控表达,且与机体代谢、免疫、肿瘤等生理、病理过程有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植物miR-NA的结构稳定性、口服可吸收性、体内分布特异性以及体内调控机制的描述,阐明外源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元元 王彩虹 等 《质谱学报》 2023年44卷1期 1-12,前插1页
【摘要】 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是中医药理论和作用机制阐明的重要研究内容.如何全面、准确地描述中药复杂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诠释中药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的特点,需要强有力的分析技术支撑.近年来,多种高通量、快速、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元芬 王亚晶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4期 548-55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纳米给药系统中药物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纳米给药系统""体外药物释放""体内外相关性""Nanoparticles""Drug release""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虹莹 吴敬敬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21卷2期 182-189页ISTICPKUCSCD
【摘要】 马兜铃酸为一类硝基菲羧酸.长期食用或服用含马兜铃酸的食物、中药等可导致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理学改变,造成脏器纤维化以及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结肠腺癌、浸润性导管乳腺癌等疾病.马兜铃酸Ⅰ作为其主要毒性成分可直接引发间质性肾病或者脏器纤维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齐炼文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7年5卷1期 1-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结合本实验室近几年的研究实例,提出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路:即以中药的整体观和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特点为切入点,充分考虑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过程中的变化,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现代先进的分离分析手段,构建中药及其复方复杂体系的吸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军 陈长勋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年5卷6期 702-70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生物信使,对正常的生理、细胞和组织损伤过程具有调节作用.NO在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合成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尤其是作为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对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的调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子斐 胡玉芝 等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年5卷5期 494-49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紫草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悠久的入药历史.紫草能降低体内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抑制排卵从而导致不孕;可降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破坏绒毛生长,阻碍妊娠黄体的发育,起到终止妊娠及辅助药物流产的作用. 因此,有意受孕及不需终止妊娠的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舒 宋凤瑞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20卷8期 1448-14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然而,由于中药成分繁多、体内作用过程复杂且药源性成分浓度低等特点,给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基于口服中药进入体内主要通过肠道代谢吸收,且进入体内后会在肝脏进一步代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芸霞 彭成 《世界中医药》 2017年12卷11期 2579-2584页ISTICPKUCA
【摘要】 中药成分复杂,大多数中药药效的发挥需要在经胃肠道吸收进入到体内与靶点相互作用后发生.而中药的品种、炮制、剂量、配伍等因素均会影响到药物的体内过程.研究中药在体内动态变化过程对于其毒效研究至关重要.课题组将药动学应用于中药减毒增效研究中,并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先娜 邹迪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18卷10期 1730-173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关黄柏在特定配伍环境下血中移行成分与功效取向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应用UPLC-HD-MS/MS联用技术建立关黄柏及知柏地黄丸等类方口服给药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6年30卷12期 1333-13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毒物代谢和毒代动力学是毒理学科的重要分支,研究毒物经不同途径染毒后在体内的吸收、靶器官分布、代谢解毒或活化、以及排泄消除的规律,理解毒物暴露动力学与毒理效应的相关性,并通过考察不同因素对毒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了解中毒机制,发现可能的中毒或解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艳 邢蓉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4年45卷6期 607-6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由于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思路的开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目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逐渐从宏观(血浆和组织)拓展到微观(细胞药代动力学)、从单组分体内过程(化学药的单一组分)跨越至复杂组分体内过程(中药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雪 果德安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3期 532-5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是复杂的多成分体系,其体内代谢过程则更为复杂。阐明中药的体内代谢产物及其分布浓度,是阐明中药药效物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临床用药的有力参考。近年来,很多学者针对中药复杂体系的体内代谢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方法。本文将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