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2
- 29
- 5
- 10
- 10
- 10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钱超尘 《医古文知识》 2004年21卷2期 10-12页
【摘要】 研究<伤寒论>自北宋治平二年(1065)刊刻大字本以来至2001年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赵开美本,凡936年关于宋本<伤寒论>流传演变学术简史,涉及到北宋大字本、小字本、明赵开美简历及其翻刻北宋小字本之背景与特点,对日本内阁本、中国北图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波 王春芹 《国医论坛》 2001年16卷5期 6-7页
【摘要】 <篇首>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书中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不仅为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婕妠 赵鲲鹏 等 《国医论坛》 2022年37卷4期 1-3页
【摘要】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其原本早已散佚,目前社会广传本为明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究《伤寒论》源流可知,宋前医家对《伤寒论》的考据学习不亚于宋人,诸如《脉经》《肘后救急方》《小品方》《深师方》《千金翼方》等典籍中均引述《伤寒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丰杰 李宇航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6期 811-814页ISTIC
【摘要】 宋本《伤寒论》共10卷22篇,原文共计808条.前4篇原文共计122条,其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虽然多被认为是王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而成,然“辨脉法”与“平脉法”作为脉法总论,“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学概论、伤寒辨证之规范,其内容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石兵 付阳 等 《中华医史杂志》 2020年50卷1期 28-32页MEDLINE
【摘要】 《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经北宋治平年三年(1066)校正医书局整理得以传世。目前学界所用的《金匮玉函经》是清代陈世杰本,系陈世杰从清代学者何焯处得手抄宋本后校讹整理,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刊行。通过检索从1066年至17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1期 1-2页ISTIC
【摘要】 淳化本<伤寒论>是六朝传本,于北宋淳化三年(992)收录于<太平圣惠方>卷八.此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宋本<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今以淳化本校宋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研读宋本<伤寒论>,宜参此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1期 1-9页ISTIC
【摘要】 据考,宋本<伤寒论>中国藏有五部,日本藏有一部,今世所存凡六部.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之本为赵开美所刻无疑,但它是赵氏初刻本,不是翻刻本;而宽文本虽然不是好版本,但它对传播<伤寒论>功不可没.日本翻刻<伤寒论>最精善者是安政本.另,考证宋本<伤寒...
【关键词】 宋本《伤寒论》;宋本《伤寒论》日本内阁本;宋本《伤寒论》日本宽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国医论坛》 2014年3期 1-5页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加强古籍研究整理文件,卫生部于1982年制定《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同年6月在北京召开“中医古籍整理规划会议”,经专家讨论,作出将11部中医古籍作为卫生部重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研究项目.这11部重点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萍 王振国 等 《中华医史杂志》 2012年42卷1期 8-11页MEDLINE
【摘要】 《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消”类药材的名实存在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在汉代至宋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药材品类鉴别、功效区分及用药倾向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了不同时期药物名实的差异;②宋人林亿在校定张仲景的著作...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宋本《伤寒论》;消石;芒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中华医史杂志》 2005年35卷3期 145-148页MEDLINE
【摘要】 第一次揭示赵开美<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有"初刻""补刻"之别,是本文最重要的意义.初刻本藏于日本枫山秘府,有讹字阙文,书口紊乱;日本安政三年(1856年)崛川济摹刻之.崛川济本(又称安政本)对中国影响极大.赵开美在原版板木上正其讹字,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磊 导师:张友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伤寒论(硕士) 2011年
【摘要】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此书由我国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于东汉末年著成,但是成书不久该书便因战乱散佚.西晋以降,该书一直以其他名称流传于坊间,如梁阮孝绪《七录》中记载的《辨伤寒》,还有《隋书·经籍志》中记录的《张仲景方》],但是由于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磊 导师:张友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伤寒论(硕士) 2011年
【摘要】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此书由我国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于东汉末年著成,但是成书不久该书便因战乱散佚。西晋以降,该书一直以其他名称流传于坊间,如梁阮孝绪《七录》中记载的《辨伤寒》,还有《隋书·经籍志》中记录的《张仲景方》[1],但是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毅 王萌 等 《中医研究》 2016年29卷5期 8-10页
【摘要】 《脉经》第七卷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版本,是补正《伤寒论》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脉经》中有关大柴胡汤条文的研读和梳理,并与《宋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进行比较和互参,认为大柴胡汤既可作为清热剂以清解少阳经腑之郁热,又可作为攻下剂以通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29卷5期 1-4页
【摘要】 《<伤寒论>版本表解》含两节,一为《伤寒论》版本表,一为《伤寒论》版本解说.《伤寒论》所据底本为《汉书·艺文志》所载之《汤液经法》32卷,王叔和三次整理编次《伤寒论》,第一次见《脉经》卷七、八、九,以卷七为重心;第二次整理为三阴三阳模式;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醒华 李月仪 等 《国医论坛》 2018年33卷6期 1-4页
【摘要】 目的:通过《康平本伤寒论》以探求《伤寒论》的成书史.方法:以《康平本伤寒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其与《宋本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等书的异同,对《伤寒论》的成书史进行剖析.结果:所谓的《伤寒论·序》中的“经”“胎”“胪”三字实即《四逆三部厥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5期 441-444页ISTIC
【摘要】 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逼真北宋原刻本,医家美称赵氏翻刻本为"宋本",北宋原刻本已佚.宋本今存五部,皆藏中国,极为珍秘,已为国宝.日本枫山秘府藏有一部,经反复考察,系据赵开美之初刻本翻刻者,翻刻草率,讹字甚多,日本安政期间中医文献学家堀川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文仁 苏奕彰 《中华医史杂志》 2011年41卷1期 31-39页MEDLINE
【摘要】 <影北宋本伤寒论>是杨守敬出使日本所获得的一部手抄本.杨氏虽认为是影宋本,但已被确认是剪贴伪造的,有学者甚至认定是杨氏所伪造,并且推断了影抄本由杨氏伪造后,借由柯逢时刊印,而后转卖给张钧衡的过程.然而,经由对于杨氏生平、原件面貌、流传经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超尘 《中医药文化》 2011年06卷4期 28-31页
【摘要】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据内阁本翻刻,改其大量讹字,安政本对中国《伤寒论》版本流传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恽铁樵影印安政本伪称赵本,叶橘泉揭露之;清末杨守敬剪贴赵本伪称“影北宋本伤寒论”;1955年《重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伤寒论译释》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