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0
- 15
- 7
- 3
- 29
- 22
- 22
- 14
- 12
- 18
- 18
- 15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晓敏 姚丽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8卷15期 112-114页
【摘要】 蜂毒组分较多,其中蜂毒肽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该文以文献为依据,对近年来蜂毒肽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能更好地实践和开拓蜂针治疗的适应证.
【中文期刊】 陈立 董俊兴 《癌变·畸变·突变》 2008年20卷4期 334-336页 ISTICCA
【摘要】 耐辐射奇球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对电离辐射、紫外线和一些DNA损伤剂都有极强抵抗能力的微小球菌.研究认为其超强抗辐射作用的机制主要与DNA损伤的高效修复、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有效清除以及特殊的物质结构和生存方式有关.
【中文期刊】 于纯淼 于栋华 等 《食用菌》 2015年37卷3期 1-5页
【摘要】 综述了常见可食真菌中多糖成分的抗辐射损伤效果和作用机制,可为研究开发抗辐射损伤保健食品提供参考.
【中文期刊】 吕晓莲 郭宏 等 《食品科学》 2013年34卷1期 311-314页
【摘要】 目的: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本实验对羊肚菌液体发酵产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辐射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该产品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的检验方法,对小鼠...
【中文期刊】 连利霞 陈婷婷 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1年29卷1期 17-22页
【摘要】 观察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小鼠受Y射线辐照后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探讨一种新的原核基因表达对哺乳动物生殖系统损伤的防治作用.将含有pprI基因的pCMV-HA-pprI质粒注入小鼠肌肉内,然后采用活体基因电转染技术将该基因导入细胞...
【中文期刊】 陈婷婷 连利霞 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0年28卷3期 166-171页
【摘要】 为研究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哺乳动物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探讨一种新的救治放射损伤的转基因技术.将自行构建的pCMV-HA-pprI质粒注入接受γ射线照射的小鼠肌肉内,采用活体基因电转导技术将该基因导入细胞内,观察照后第1、7、1...
【中文期刊】 齐占朋 杨宏艳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28卷2期 185-187页
【摘要】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b)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最主要的生理性益生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宿主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微生态系统.在体内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赋活、延缓衰老、诱导细胞凋亡和营养等多种生理功能,还具有抗...
【中文期刊】 许应强 董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1卷7期 61-62页
【摘要】 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益生菌,能代谢产生多种活性物质.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对人类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抗菌消炎、调节免疫、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抗辐射和作为基因治疗转移载体、抑制肿瘤等多种功效.
【中文期刊】 候玉如 江海涛 等 《中国食用菌》 2004年23卷1期 3-5页
【摘要】 综述了食药用真菌及其活性成分抗辐射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集中展示食药用真菌抗辐射的应用前景.对防护放射性损伤的真菌药物研究及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文期刊】 牛小敏 吴玉洁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4年51卷9期 3303-33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来源的活性天然产物由于其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是天然药物前体的主要来源.21世纪以来,新活性天然产物的挖掘速度急剧放缓,而对于活性天然产物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多,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新型的活性天然产物.沙...
【中文期刊】 罗威 彭晓国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9年36卷6期 675-6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乌灵菌发酵液对小鼠抗辐射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试验、血清溶血素和凝集素水平检测、碳粒廓清试验观察乌灵菌发酵液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文期刊】 陈剑 刘芬菊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3年27卷5期 225-227页 ISTIC
【摘要】 抗辐射球菌是一种对电离辐射和其他DNA损伤因子有极强抵抗能力的细菌.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揭示其对DNA损伤的抗性机制和如何利用它清除辐射废料.现有研究认为,该菌的抗性机制主要缘于三个方面:(1)DNA损伤的高效修复;(2)特殊的生存方式;(...
【会议论文】刘芬菊 2004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 2004年
【摘要】 抗辐射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Dr)是一种对电离辐射与其它DNA损伤因子都具有强大抗生的微球菌,其辐射抗性机制目前不是十分明了<'[1]>.以往的研究认为由于抗辐射球菌是多基因组的细胞而有极强的辐射抗性,最近的研...
【中文期刊】 杨澜 赵清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09年21卷2期 114-118页 ISTICCA
【摘要】 背景与目的:观察转染recO基因对紫外线(UVB)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抗氧化能力及某些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从抗辐射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Dr)中克隆recO基因连接到pcDNA3.1/N...
【中文期刊】 刘芬菊 孙翠凤 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4年22卷2期 111-113页
【摘要】 观察不同剂量γ射线、不同细胞数量和不同浓度的LexA蛋白对DNA链断裂与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10Gy范围内,照射剂量与DNA断裂程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881;当细胞浓度为(OD600=0.4 0.6,相当于2×108细...
【中文期刊】 王明锁 杜泽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0年18卷1期 40-44页
【摘要】 抗辐射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是微小球菌属的一种,它对电离辐射、紫外线及其他的化学诱变剂所诱导的DNA损伤都具有极强的修复能力,故倍受放射生物学界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检测抗辐射菌的DNA结合蛋白(DNA --Bindi...
【关键词】 Denococcus radiodurans; DNA结合蛋白; 氨基酸序列分析;
【中文期刊】 刘芬菊 孔向蓉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2年22卷2期 1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抗辐射菌Dr对γ射线辐射、紫外线照射、化学制剂均具有很强的辐射抗性,采用集落法、3H-TdR掺入法,测试Dr KD8301、KH3111和E.Coli JM109的剂量效应曲线,分析它们的辐射耐受性.目前已进行了大量而极重要的研究,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