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
- 9
- 1
- 25
- 21
- 11
- 9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熊露露 邓小红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5期 28-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究不同频率氮素添加模拟大气氮沉降对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采用野外固定样地观测的方法,研究1年12次氮素添加(高频率)和1年2次氮素添加(低频率),对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承基 官凤英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4期 796-8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毛竹是具有经济、生态等综合价值的重要物种,带状采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的可机械化经营模式,在伐后自然恢复过程中,施肥是加快林分恢复的重要措施.2019年选取大年毛竹纯林,在带状采伐后选取N ∶P2O5 ∶K2O 为 2 ∶1 ∶1、3.5 ∶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子川 潘国营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4377-43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光环境的灵敏响应使得森林中常见的光照异质性成为影响植物自我更新的关键因素,然而植物地下根系结构对光照的响应较为难测而缺乏深入研究.为探究不同光强下木麻黄根系响应策略,以一年生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幼苗为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万桂 张全智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9期 8651-8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东北东部山区4种管理梯度下相同演替年龄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包括天然次生林(WB)及在其冠下人工更新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混交林(MA),并对MA进行透光抚育形成的择伐红松林(SK)和对SK适时疏伐形成的疏伐红松林(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柳桦 齐锦秋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5期 5709-57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四川省新津文峰山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典型抽样法探究5种林分密度(A:1000株/hm2;B:1125株/hm2;C:1250株/hm2;D:1375株/hm2;E:1500株/hm2)对林下植被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玉华 白丽蓉 《广西植物》 2018年38卷8期 1062-10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所研究的风水林和荒山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森林是一种脆弱的低生物量生态系统,土壤贫瘠,自我修复能力低,易受人为因素干扰.风水林指人们居住地附近的一片茂盛的森林,认为有神居住而崇拜,严禁被砍伐和破坏.荒山是喀斯特森林植被在人为干扰后出现岩石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泽霖 贾炜玮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4期 1053-10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灌木和幼树是天然林林下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在土壤保水、水源涵养和防风防沙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乔木层与林下植被层的相互作用,对林下植被的生长动态、生物量更新及其环境适应性关注较少.本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嘉雯 施秀珍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1期 59-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亚热带天然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氮矿化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以5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天然次生林(林龄分别为5、8、21、27、40年)为研究对象,并以>100年的原始天然林为对照.采用微宇宙培养法测定土壤净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冬梅 孙龙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3期 379-39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多样性在调节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干扰因子,森林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会因火的作用发生显著变化.然而,对于计划火烧后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森林生物量积累和养分可利用性等相关生态系统功能(即: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蓉 项文化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2期 3499-35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方法,研究了长沙市区4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和杨树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分别为135.390、100.578、64.497、63.381 t/hm2;林下植被及死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德成 黄锦学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6期 1599-16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木细根生物量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因此采用合理的细根取样策略对精确估算细根生物量十分重要.通过在福建省三明杉木人工林林内采用土钻法随机选取100个取样点,分析不同细根类型(杉木、林下植被、总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细根生物量所需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菁 石娟 等 《生态科学》 2010年29卷3期 193-1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按照与火灾发生区的方位将森林划分为火灾核心区、火灾边缘区、地下火发生以及对照(未发生火灾)等四类;同时,按照树种将其划分为兴安落叶松纯林、白桦纯林及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等三类,对阿尔山地区1998年"5.13"雷击火发生迹地林下植被的自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媛良 汪思龙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2期 6615-66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1996年在湖南省会同林区布置的20个1 hm~2的实验样地,以剔除或林下不含箬叶竹样地作为对照(C),保留箬叶竹作为处理(I),评估了天然林重建过程中林下单优箬叶竹灌丛形成对树种更新过程的影响.处理10a以后结果显示,箬叶竹灌丛盖度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泉水 谭德远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8期 867-8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广泛分布的平缓低洼地、平缓沙地和半流动沙丘等不同生境类型的梭梭天然林内,进行人工接种肉苁蓉对梭梭天然林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肉苁蓉对梭梭天然林林下植被的种类组成、植株数量、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天然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宇 冯宗炜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2期 3146-31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比较第2代连载杉木纯林、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林以及火力楠纯林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C、N贮量.结果表明,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林生态系统C贮量要高于杉木纯林和火力楠纯林,而生态系统N贮量是火力楠纯林和杉木与火力楠混交林高于杉木纯林;生态系统C和N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书存 高贤明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年11卷1期 8-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调查了岷江上游20 a龄油松人工林样方17个(20 m × 20 m),测定了油松生长参数、林下植被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盖度,以分析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变化的密度效应.结果发现:油松高度生长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在密度2 500~3 500 h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云 杨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3期 397-4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人工抚育6年后油松林的生长状况、群落组织和结构.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抚育措施的油松林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采取抚育措施的两个样地间的油松胸径和冠幅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既打枝又间伐的油松林的胸径(7.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春 王庆礼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5期 663-6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拟合林分枝叶生物量及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林分郁闭度的关系求算出湿地松水保林的适宜郁闭度范围,利用林分郁闭度与林分平均直径和林分株数密度的关系式,导算出湿地松水保林的适宜密度,用公式NI=15761.64/D表示.以价值生长量最大作最优指标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丽文 史常青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年13卷5期 86-92页
【摘要】 为了研究汶川地震后滑坡治理区的植被恢复能力,选取地震重灾区绵竹市汉旺镇为研究地点.采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Hurlbert均匀度指数、林下植被生物量等8个指标评价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露露 朱清科 等 《水土保持通报》 2013年33卷1期 225-231页
【摘要】 根据陕西省吴起县不同立地类型25龄以上山杏人工纯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林下草本层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在不同立地山杏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演替方向及其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和阳向缓坡山杏纯林下草本层由铁杆蒿、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