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6
- 1
- 1
- 250
- 235
- 22
- 19
- 10
- 190
- 67
- 40
- 30
- 2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樟富 陈宇浩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9期 851-8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5年10月13日16∶00浙江省新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职业技术学校报告,称该学校发生20多例发热、腹泻病例.为尽快查明原因、控制疫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专业人员到该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经调查确认,此次事件为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缪昌东 赵小兰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1期 1043-10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3月18-20日,泰州市某区发生一起高三学生肺结核病爆发疫情,1 377名学生参加高考体检,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0例,患病率1 452/10万,经及时调查处理,20例病人全部治愈,无继发病例发生,现将疫情调查处理情况报道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周祥 倪进东 等 《疾病控制杂志》 2007年11卷1期 10-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芜湖市1996~2005年麻疹的发病情况、麻疹爆发疫情、麻疹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6~2005年,芜湖市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8.47%,儿童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兴洪 蓝丽芳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2期 171-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5年10月26日上午,浙江省某镇中心小学学生出现发热、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截止11月3日共有报告病例44例.经调查,确认为一起饮用水源污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爆发疫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雪山 袁志刚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3期 2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3月,河北省职工医学院东校区发生了一起麻疹爆发流行,现将此次爆发经过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勤 韩京秀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2期 1099-11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中学甲肝爆发的原因,为有效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情况,提出初步病因假设,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访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甲肝病例发病时间为2006年11月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垣平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2期 173-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广州市某小学发生B型流感爆发.现就此次B型流感发生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改进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校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疾病的认识及处理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余东 卢苗贵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期 83-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5年9月28日至10月2日,浙江省一山区小学多名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咽痛、腹痛、腹泻"等表现.为了解此次疫情的发生原因,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痢疾,细菌性;疾病爆发流行;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娟 赵寒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9期 850-8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10月14日,重庆南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该市鸣玉镇中学发生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细菌性痢疾爆发.为了解此次疫情的爆发原因,笔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元国平 姜桂芳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3期 2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6月14-18日,宁波市江北区某中学发生52例以发热、头晕、腹痛、腹泻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因素引起的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锐 王浩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9期 824-8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低热、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特殊皮疹.2006年3月16日-4月24日,某高校发生一起学生风疹爆发疫情.4月17日石家庄市桥西区卫生防疫站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调查,现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琴 景正朝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2期 1134-1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4年10月21日,蒙自县水田乡卫生院报告该乡中心小学部分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蒙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疫情小组赴现场进行调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峻 唐光鹏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8期 726-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黔东南州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01-2005年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黔东南州2001-2005年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爆发疫情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铨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7期 666-6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6月14-18日,绍兴市某农村中学109名学生在集中会考时出现50例腹泻病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潜伏期和实验室检验,确认为是一起由宋内志贺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雯曼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7期 633-6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日益重视,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海曙区地处宁波市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2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辖8个街道办事处,共有幼儿园43个,小学28个,中学7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胜利 任宏伟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2期 1131-1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3-6月平顶山市湛河区连续发生3起中学风疹爆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该区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吸取教训,切实做好风疹防控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丽 于海柱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2期 1144-11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某小学出现一批以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为主的患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994-1995),确认为一起甲3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全强 鞠育新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2期 1147-11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6年9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发生一起肺结核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秀玲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0期 951-9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广西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流行特征,以便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4-2006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传染病爆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2004-2006年发生在校园内的传染病爆发疫情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红 林玫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28卷12期 1132-1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7年5月,桂林市全州县某初级中学出现发热疫情,从5月6日至5月26日,累计出现发热病人61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此次疫情为甲型副伤寒爆发,爆发原因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水井)雨后污染和部分学生有喝生水的习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