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4
- 6
- 9
- 4
- 19
- 18
- 17
- 1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蓉 王韦韦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709-37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细根碳(C)、氮(N)、磷(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随土层深度变化的特征,于2011年4月在福建省三明市金丝湾森林公园陈大林业采育场内测定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五个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巴格登 王文栋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1期 8749-87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森林植被与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关系是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和探究植物的生长状况及生态适应性的关键.阿尔泰山天然林是我国北方典型的泰加林,在区域水汽、养分循环和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喀纳斯天然林30种乔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晓娟 于耀泓 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3年43卷2期 145-151页
【摘要】 为了解华南地区固氮树种与非固氮树种造林对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影响,对广东省鹤山市造林 13 a的固氮树种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纯林和非固氮树种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平 杨章旗 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3年43卷5期 473-480页
【摘要】 为探明桂南地区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碳(C)、氮(N)、磷(P)元素在林下植被和凋落物中的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分析林龄和器官对其影响,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 5、13、23、30、40、6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不同林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耀泓 刘悦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6期 168-177页
【摘要】 [目的]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可以探明植物受土壤养分的限制情况,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直接反映了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和缓冲能力.研究旨在揭示华南地区乡土马尾松和木荷人工林对土壤养分及保肥供肥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广东省鹤山市的马尾松和木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洋 张志浩 等 《草业科学》 2022年39卷11期 2284-2296页
【摘要】 研究植物碳(C)、氮(N)、磷(P)的化学计量特征如何响应N添加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下植物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与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相比,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区荒漠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荣潇 张颂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6期 1699-17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根系-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呼伦贝尔沙地27(中龄林)、38(近熟林)和47年生(成熟林)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樟子松天然林为对照,分析枯落物、根系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宝迪 白其格那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6期 7995-80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昆仑山的高海拔梯度使该地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因此成为研究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区域.但关于昆仑山整体尺度上的不同海拔梯度的土壤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仍不充分.通过采集昆仑山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聪 司浩宇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3期 30-3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凋落物与土壤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对揭示山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元素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以贺兰山东坡浅山灌丛、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草甸等4 个典型植被类型(海拔1464-2947 m)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金恒 叶远行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3期 152-1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湖滨带植物群落是拦截、净化陆源污染物的重要屏障,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反映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稳定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择了洱海北岸稻蒜轮作区、西岸露地蔬菜区和东岸面山区的湖滨带,研究湖滨带内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浮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烨 黄志刚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6783-67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丹霞地貌区是我国西南脆弱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其植被通过凋落物、细根等向土壤输入营养物质,进而改变土壤养分有效性并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然而,关于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征的具体影响,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认识.选取贵州赤水丹霞地貌区的四种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傲淼 洪宗文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9期 2518-25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讨不同发育阶段柳杉人工林表层土壤团聚体组成、有机碳(C)、全氮(N)和全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可为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科学经营管理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洪雅林场内幼龄林(7年生)、中龄林(13年生)、近熟林(2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璟 刘兴良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30卷2期 220-2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化学计量比(C∶N∶P)受到植被类型的影响.为探讨川滇高山栎灌丛不同林型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米亚罗林区川滇高山栎灌丛4种类型[川滇高山栎-粉背黄栌灌丛(QC)、川滇高山栎-华山松灌丛(QM)、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嘉恒 武盼盼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30卷1期 98-1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细根的化学计量特征可以表征植物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策略,蕨类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类群之一,对其细根化学计量研究有助于揭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武夷山不同海拔蕨类植物细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细根的全碳、全氮和全磷化学计量特征沿海拔梯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尧波 邹素珍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7期 1988-19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判断土壤质量和认识养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在湿地系统,关于候鸟活动对湿地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仍缺乏了解.本研究选择典型候鸟栖息分布区域——鄱阳湖东湖苔草洲滩,基于候鸟大集群性特征和前期调查,将候鸟集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诗敏 骆金初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30卷1期 75-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究4种乡土树种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可为华南地区乡土树种应对干旱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华南地区4种乡土树种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醉香含笑(Miche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宏生 王玉琴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4297-43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土壤作为构成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连续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和系统稳定性.碳(C)、氮(N)和磷(P)是生态系统中三种主要的营养元素,它们参与了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在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维持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且生态系统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贵 余林兰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年32卷3期 367-3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森林群落的C、N、P养分循环特征,比较了天坑内外森林群落的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与天坑外部森林相比,天坑内部森林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冠华 牛俊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4期 969-9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引起土壤碳(C)、氮(N)、磷(P)循环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发生变化,继而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化学计量造成潜在影响,然而,土壤-微生物C∶N∶P化学计量的时间动态及协调关系仍不明确.本试验选取三峡库区小流域退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澳归 蔡世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5期 1153-11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叶碳(C)、氮(N)和磷(P)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测定了福建省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内62种主要木本植物凋落叶C、N和P含量,分析叶习性(常绿、落叶)、生活型(乔木、小乔木或灌木)以及主要科之间凋落叶化学计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