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4
- 130
- 2
- 1
- 430
- 105
- 92
- 67
- 11
- 192
- 149
- 144
- 118
- 7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性苑 李旭光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35卷33期 10660-10661页
【摘要】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信息维数探讨了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秃杉种群的格局具有分形特征.5个样地的秃杉种群的信息维数大小依次为:Q5(1. 428 0)> Q4(1.002 7)>Q3(0.828 3)>Q2(0.772 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大千 张治国 等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5期 5-7页
【摘要】 从空间占据的角度入手,计算了研究区域内4种主要林分共6块样地的计盒维数.计算结果表明6块样地均存在贯穿于研究尺度的自相似规律,其中赤松林样地的计盒维数最大,而刺槐林样地的计盒维数差异较大.计盒维数的大小和不同植被的生态学特性和立地条件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本洋 余世孝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45卷2期 83-87页
【摘要】 由于缺少简洁有效的分析方法,目前对植被空间格局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的报道很少.该文提出基于数据重采样技术并结合Ripley' s L指数进行种群格局各向异性分析的新思路,并在ArcView GIS技术平台上,对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学礼 杨持 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34卷6期 630-635页
【摘要】 沙米种群的大小、密度和裸沙斑块占有率动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年度间变化中,沙米种群大小的持续性随种群的大小变化而变化,范围在24%~53%之间;种群密度的持续性随密度稠密的变化,在63%~79%之间波动.在季节变化中,沙米种群大小在15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福元 赵成章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6期 1312-13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与点格局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上狼毒种群的组成特征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伴随狼毒分盖度的增加,狼毒植株数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规律;幼株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向聚集分布过渡,聚集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贵峰 丁易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期 9-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新疆天山山脉不同经度的5个地点(昭苏、巩留、乌苏、乌鲁木齐和哈密)的天山云杉林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标对天山云杉种群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云杉种群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海拔高度对其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强 傅建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11期 2871-28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1996和2004年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因子专题图,通过建立生境适宜性模型和种群格局最邻近体模型,定量分析了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生境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适宜生境经历了面积丧失和功能丧失过程;2004年,研究区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成章 高福元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11期 1319-13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被斑块化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斑块的形成和变化对植物种群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在黑河上游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上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的种群密度、组成格局以及分布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克明 祖元刚 等 《生态学报》 1999年19卷3期 353-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种群格局关联维数揭示出个体空间关联的尺度变化规律,表明种群个体的空间相关程度.采用关联维数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的研究表明,各类兴安落叶松林中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具有较高的关联维数(接近2),个体空间关联程度较高,其次序为杜鹃-兴安落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凤 李媛媛 等 《广西植物》 2025年45卷1期 185-1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贵州红山茶(Camellia kweichowensis)系山茶属下接受物种名称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的异名,是贵州省自然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该物种稀有濒危.为探究贵州红山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关联性特征,该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恩萍 邓华格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5年33卷3期 315-3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种质资源调查,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紫花红豆(Ormosia purpureiflora)的地理分布、野外生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采用方差均值比率等方法分析了其在罗浮山的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紫花红豆目前在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宏玖 杨瑞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年32卷1期 46-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普定杜鹃花(Rhododendron pudingense)是杜鹃花属一新种,在贵州省首次发现的4个分布区设置样方,采用匀滑技术和均值比率等方法分析其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普定杜鹃花在 4 个分布区共有 1113 株,其中晴隆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如龙 刘万龙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910-99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空间格局是植物种群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综合形成的结果.为了解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分别在宁夏盐池县大水坑镇、青山乡、花马池镇和高沙窝镇选取以蒙古冰草为优势种的群落为研究样地(分别以D、Q、H和G样地表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德国 张子江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4年43卷9期 131-138页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湖北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庙台槭(Acer miaotaiense)生存现状、数量动态和分布格局,为保护庙台槭种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龄级数量与动态特征;采用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盘远方 卓文花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3期 527-5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研究种群特征、种间相互作用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是岩溶生态系统顶极群落的建种群,为进一步了解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该研究根据样地调查规范对面积为60m×60m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颖 何雪娜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2期 4903-49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桢楠是我国珍稀渐危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多散生于海拔1500 m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而喀斯特生境岩石裸露、土壤浅薄贫瘠、岩溶干旱频发,理论上并不适合喜湿耐荫且喜酸性土壤的桢楠生长及幼苗更新.因此重庆市大足区和永川区喀斯特生境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斌 张萍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2年30卷4期 461-4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珍稀濒危植物黄杉种群的生存现状和更新机制,对贵州省威宁县黄杉自然保护区内天然分布的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群落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杉种群的中龄级个体数较多,幼龄级和老龄级个体相对较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家豪 叶钰倩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0期 4032-40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明晰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80年生的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的种群特征,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对南方铁杉种群的就地保护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保护区内6.4 h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蓉 牛力康 等 《昆虫学报》 2022年65卷2期 235-2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明确双斑乙蠊Sigmella biguttata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并揭示该种地理分布格局成因.[方法]PCR扩增双斑乙蠊19个地理种群284头个体的线粒体基因COⅠ,COⅡ和ND1以及核基因ITS的序列;使用MEGA v.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