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3
- 27
- 7
- 9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川怡 黄伟剑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年7卷1期 23-2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12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接受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观察手术前后参数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0例手术成功.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的77.3...
【关键词】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心肌病;肥大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洪 胡笑容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27卷4期 504-506,545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评价使用小剂量无水乙醇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HOCM患者行PTSMA术,无水乙醇用量均小于2 ml[平均(1.8±0.2)ml],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兵 江洪 等 《医学综述》 2005年11卷8期 766-76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vpertrophic obsl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主要由于心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造成动态性左室流出道梗阻,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晕厥,若不治疗,其预后较差,且易发生心脏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明岩 刘莹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11卷2期 79-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ventricar septal chemical ablation,PTVSC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19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运亮 李春生 等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4年18卷3期 186-18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的临床意义及其并发症.方法: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完成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数字指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65.10±18.32 mmHg降至术后的1...
【关键词】 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绍良 叶飞 等 《江苏医药》 2003年29卷10期 757-7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经皮腔内室间隔支化学消融术(PTSMA)靶血管的选择及消融终点的确定.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造影、测压、确定靶血管后,采用球囊封堵并注射无水酒精,当左心室流出道压力(LVOTG)阶差降至正常时为消融终点.术...
【关键词】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支化学消蚀术;靶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俊 马业新 等 《临床荟萃》 2003年18卷13期 767-76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HOCM)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造成动态性流出道梗阻为主要特征.Sigwart[1]于1995年首次将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
【关键词】 心肌病,肥大性;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国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03年18卷6期 521-52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14例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有哪些并发症,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4例病人术后均有胸痛,6例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室性期前收缩,1例发生室性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燕 张艺 等 《重庆医学》 2002年31卷2期 156-15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以心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造成动态性左室流出道梗阻为主要特征.患者生活质量差,猝死率高[1].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需施行体外循环,手术风险大,早期病死率高(5%),并发症和复发率也较高.DDD起搏器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文霞 努尔比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0期 583-584页
【摘要】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遗传异常所致,以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非对称性肥厚,动态性左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1]。患者生活质量差,心源性猝死率高,治疗困难,预后差。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晕厥、猝死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祝兰 阮中宝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29卷22期 封3页
【摘要】 <篇首>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vocardium ablation,PTSMA)足近几年来通过化学消融减轻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oertrophyic obstru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碧云 《中国医学创新》 2009年6卷4期 79-80页CA
【摘要】 <篇首>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是近几年来通过化学消融减轻肥厚型心肌病(HOCM)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达到缓解左室流出道梗阻,从而改善病人症状的介入方法.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对12例HOCM病人实施了PTS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生 魏运亮 等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21卷1期 22-23页
【摘要】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的临床意义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7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接受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参数指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65.10+8.32mmHg降至术后的10....
【关键词】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心肌病,肥厚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运亮 李春生 等 《基层医学论坛》 2004年8卷6期 500-501页
【摘要】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的临床意义及其并发症.方法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完成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数字指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65.10±18.32 mmHg降至术后的10.7...
【关键词】 经皮腔内室间隔消融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赛男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15卷31期 3307-3308页ISTIC
【摘要】 介绍1例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术后第1天出现心跳骤停经急救后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急救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并针对生命体征、心律失常等症状实施及时有效的监护及急救、转运是抢救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