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2
- 7
- 2
- 28
- 11
- 9
- 1
- 1
- 9
- 7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久胜 刘玉玲 等 《新中医》 2023年55卷21期 135-1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顶区头穴线联合痉挛三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脑瘫患儿 10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 组均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宇春 祖阳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56卷10期 95-98页ISTICCSCDCA
【摘要】 综述表面肌电图技术在针刺选穴研究、穴位特异性研究、穴位得气效应研究、针刺手法研究、针刺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表面肌电图技术能动态、实时、定量反映神经肌肉的肌电信号,能够客观准确地从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定量评价针刺的疗效,因此该技术被广泛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5卷6期 81-83页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1 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面部生物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10~2022-03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2)和观察组(n=82).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慧 张雪芬 等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0卷24期 164-167页
【摘要】 目的:针对处于软瘫期的脑卒中患者,深入探究运动想象疗法与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应用对上肢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于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接收康复治疗的116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编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桂芝 尹宁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年24卷12期 1438-14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构建反映实际功能脑区连接的脑皮质功能网络,研究刺激不同经络穴位的大脑协同调控机制.方法 2017年10月至11月,采用128导脑电记录分析系统同步采集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21~25岁的健康被试在静息态、磁刺激光明穴(GB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雷 刘阳阳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6期 405-409,后插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提插手法引起的神经电信号的特征和规律.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麻醉后分离出L4脊髓背根神经束中支配足三里穴区的神经细束,将其放置于双极铂金丝电极上.用不同频率提插手法(50、100、150、200次/rain)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跃华 徐桂芝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22期 4027-403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新型生物刺激技术,鉴于其使用方便且无痛无创,所以可以采用磁刺激技术刺激穴位替代针刺或电刺穴位.脑电信号可以反映大脑皮质神经的兴奋状态,所以磁刺激与神经相关的神门穴并测量与分析其脑电信号可以研究磁刺激穴位的作用与效果.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跃华 徐桂芝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0年29卷6期 824-8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用经颅磁刺激仪在不同频率下刺激肢体神门穴,在安静、磁刺激、假刺激、假穴4种不同状态下脑电信号的样本熵值以及脑电信号诱发电位的特征.对8名被试者进行实验,实验分为4组即安静、磁刺激、假刺激、假穴,测量3种不同频率(0.5、1、3 Hz)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跃华 徐桂芝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4期 675-67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中医临床已经证明针刺或电刺神门穴可以改变神经活动或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新型生物刺激技术,鉴于其刺激强度高且无痛无创,所以可以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刺激穴位替代针刺或电刺穴位.目的:应用磁刺激刺激人肢体神门穴,分析大脑不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晓艳 李刚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年23卷6期 1218-122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利用不同频率电脉冲信号作用于人体不同经穴上,通过对经穴输入信号与脑电波输出信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探索一种经穴优化输入的新方法,确立经络与大脑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实验研究表明30 Hz的断续波电脉冲刺激信号与其诱发的脑电α2波相关性最强,使用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蔚婷 罗非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35卷3期 236-2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64通道脑电图记录与分析系统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镇痛相关的脑电活动的调制作用.方法:共15名健康青年被试参加了本研究.每名被试进行两轮实验,分别接受穴位电刺激和对照刺激(非穴位刺激).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中等程度的疼痛刺激,并对每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晓燕 陈建秋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26卷9期 38-4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口服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法将1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2组均予牵引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并予中药口服联合穴位注射,每日1次.2组均治疗5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楠 王学新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38卷4期 409-41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悬钟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加电针足三里、悬钟穴,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Fu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毅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32卷2期 329-332页
【摘要】 目的:探究透刺经筋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等),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刺经筋法、甲钴胺穴位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琼芬 王科 等 《四川中医》 2018年36卷2期 168-171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透刺经筋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9),研究组采取透刺经筋法联合穴位注射方案,对照组仅采取透刺经筋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面部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子 刘阳阳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37卷12期 1437-144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钙离子(Ca2+)对针刺神经电信号的影响,为揭示Ca2+在针刺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及针效产生的始动机制进一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实验组采用0.1 mol/L乙二醇双乙胺醚四乙酸(EGTA)5?μL穴位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袁桂平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25卷10期 1866-18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内热针联合臭氧注射“内外膝眼、梁丘”介入治疗对家兔膝骨关节炎(KOA)的影响.方法 32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内热针组、臭氧组和内热针+臭氧组4组,每组8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家兔前右肢膝关节腔制备KOA模型;成模后内热针组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爱军 唐庆芝 《陕西中医》 2016年37卷6期 721-7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透刺经筋法联合穴位注射对周围性面瘫面部生物电信号的影响。方法:将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透刺经筋法结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透刺经筋法治疗,两组均以连续治疗6d ,休息1d ,持续...
【关键词】 面神经疾病/中医药疗法;透刺经筋法;穴位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琴琴 高建芸 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期 644-648页ISTICCA
【摘要】 中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我国偏瘫患者人数在逐年增加。针刺是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手段之一,经皮穴位电刺激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两者都能让患者有持久的穴位刺激,但是只能依靠预先设定的模式做机械式的抖动。微电子神经桥在应用中采用体表电极将获取的肌电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薇薇 高建芸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28卷7期 7-9,封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测郄门穴与非经穴体内电特性,验证经穴体内电信号探测的可行性,以期能为今后经穴体内电特性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可在体使用的同心圆电极针及与其相配套的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探测13名健康志愿者皮下5mm、15mm、25mm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