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8
- 4
- 1
- 20
- 7
- 3
- 2
- 1
- 24
- 16
- 7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希义 徐海量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11期 2314-23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法,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胡杨为研究对象,以胡杨地上生物量与易测因子(胸径、树高)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基础,依据监测样带胡杨状况,对研究区内胡杨生物量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内胡杨林面积对胡杨总生物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满多清 马俊梅 等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22卷18期 28-30页
【摘要】 文章通过对河西内陆河流域的胡杨生物学特性、分布状况及退化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胡杨林退化原因与存在问题,开展了天然胡杨林更新发育技术和人工胡杨林发展技术探索,研究提出了河西退化胡杨林保护、恢复和发展技术措施,河西生态屏障建设与生态旅游业发展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剑平 满多清 等 《防护林科技》 2021年6期 64-67页
【摘要】 胡杨是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主要建群树种,对维系当地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强,生境因子发生变化,使胡杨林衰退,沙漠化加剧,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文章分析了河西胡杨林生长特征与分布面积,历史变迁,以及退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吾尔麦提汗·麦麦提明 卡依尔·玉素甫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2期 6622-66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阐明塔河,Kiyik河,Ugan河这3条河胡杨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时空演变格局.2011年5月上旬与9月下旬从Kiyik,Ugan古河道和塔河主河道的6个采样位点采集24棵树的胡杨茎秆内存液样,用4种培养基分离纯化了588株胡杨内生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楠 杨雪芹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4期 771-7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当年生胡杨幼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水平的水分和养分单因素控制盆栽试验,探讨土壤水肥因子对当年生胡杨幼苗生长权衡和木质化的影响,以明确胡杨生长过程中以及种子更新困难的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1)当年生胡杨幼苗生长权衡主要体现在生物量的分配策略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敏丽 刘普幸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10期 2108-21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黑河下游绿洲胡杨林分布区气象站1960~2010年的气温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1年来胡杨年生长期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黑河下游绿洲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鱼腾飞 冯起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2期 7009-70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输水作为一项改善黑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人工输水工程,研究土壤水盐与地表植被对输水的响应对于下游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2001年和2010年野外土壤和植物样方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了黑河下游土壤水盐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及其与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普幸 张克新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3期 882-8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胡杨林集中分布区的4个气象站点1955-2009年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5d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其四季开始日与长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胡杨年生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5a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德昌 李景文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4期 1954-19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额济纳绿洲在维持我国西北广大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以及人为干扰,该绿洲中胡杨林退化严重,更新主要依赖林隙中的根蘖形式的无性繁殖实现.从胡杨根蘖幼苗的发生和生长与林隙的特征关系着手,揭示胡杨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逢平 李俊清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0期 4703-47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额济纳荒漠绿洲胡杨根蘖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洲内胡杨分布的3种主要生境内根蘖幼苗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近年来绿洲内胡杨种群的更新几乎完全依赖于无性繁殖更新,种子萌发产生的幼苗在调查地内没有发现.河岸沙丘地及胡杨林下地的根蘖幼苗中,3龄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永红 ZHU Gao-feng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7期 1434-14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额济纳荒漠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2005年5~9月份观测r胡杨叶片气体交换数据,研究了胡杨叶片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胡杨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山 哈力克·玉米提 等 《植物学通报》 2008年25卷6期 728-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面"上宏观调查与"点"上典型研究相结合,集中对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100 hm2的胡杨(Popufus euphratica)林木分布与胸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距河道0-20 m的范围内,胸径为0-4 cm的幼龄胡杨占最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尼瓦尔·吐米尔 马合木提·哈力克 《生态科学》 2007年26卷1期 63-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GIS技术,结合实地考察数据和历史数据,通过对信息加工与处理,对1973-2003年间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马鹿塔里木亚种(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分布区的生境动态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塔里木马鹿栖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路 王海珍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8期 1668-16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新疆塔里木河上游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实地调查,应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5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林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胡杨群落中除草本西北天冬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外,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雯 何秉宇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3期 681-6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胡杨林是干旱或荒漠地区的一种特有植被,它的生存对改善干旱或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以分布于塔里木河三源流之一的和田河流域的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水量平衡法、市场价值法等方法,评价了天然胡杨林在有机质生产、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方 马英杰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1期 17-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英巴扎断面实测资料,对塔里木河冲积平原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的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胡杨幼林区域,地下水埋深1~2 m,水质为1~3 g*L-1的微咸水,且此区域可被洪水漫溢,整个土壤剖面土壤含水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春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8年44卷3期 53-55页
【摘要】 柳脊虎天牛是危害杨树、柳树、榆树等多种阔叶树的蛀干性害虫.该虫在我国新疆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年发生一代,影响天然胡杨林的正常生长.通过研究柳脊虎天牛对我国天然胡杨林的风险分析,其风险值R=2.2356,表明,柳脊虎天牛是我国天然胡杨林重要的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伟 张廷伟 等 《甘肃林业科技》 2018年43卷3期 28-33页
【摘要】 为了明确酒泉金塔胡杨林景区植被及昆虫资源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植物和昆虫标本在室内进行了植物和昆虫种类鉴定,以期为酒泉金塔胡杨林景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调查结果表明:景区内植物有22科41属48种,其中裸子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