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4
- 3
- 1
- 625
- 111
- 8
- 7
- 3
- 114
- 94
- 92
- 52
- 4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闫久江 孟杰 等 《中草药》 2023年54卷6期 2005-20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复方芩兰 口服液(Compound Qinlan Oral Liquid,CQOL)由银翘散化裁而来,由金银花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黄芩Scutellariae Radix、连翘Forsythiae Fru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培良 李慧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年26卷17期 204-2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作用途径复杂等特点,中药及其复方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对疾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优势,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中药研究存在着极大的挑战.网络药理学成为了中药走向现代化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跃峰 王云雨 等 《中草药》 2020年51卷19期 4837-48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色和复杂性,使得中药现代化研究任务艰巨,许多医药研究工作者为此而不懈努力.系统生物学和组学的发展,为中药与现代科学融合迎来了契机.特别是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整体性、动态性、个体化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浩铭 刘学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0年45卷13期 3233-32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介绍了2016-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效物质研究领域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并从研究对象、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旨在为中药药效物质研究领域基金申请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喜梅 贾萌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年25卷10期 188-1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温胆汤为经典中药方剂,由法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片组成,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现代临床研究证明其对抑郁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因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现有研究结果零散,对该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肖林 马世堂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2期 5229-52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及其复方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药理作用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综述并归纳了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辨识的思路及进展,指出应建立多学科交叉...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辨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铁军 许浚 等 《中草药》 2016年47卷13期 2199-2211,23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阐释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中药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以往研究多基于“成分-药效”的生物模型方法的二元研究模式.从中药的基本属性、理论的基本概念、术语出发,并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明晏 许从莲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3期 260-2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方剂配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色和优势所在,配伍规律是揭示方剂合理性的必要反映.通过拆方研究、药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的研究、药理学研究、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复方代谢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鸣 闫寒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4年34卷12期 2107-21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四物汤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其有效成分体内吸收的情况.方法:采用平衡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四物汤有效成分与脂质体模拟生物膜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透析时间、脂质体溶液的浓度和缓冲溶液pH对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晶娟 刘洋 等 《中草药》 2014年45卷11期 1507-15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如何明确中药临床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建立以药效为核心的质量评价方法是目前中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根据中药质量评价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以疗效为理论核心,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药理模型实验法和数学分析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中药与“质-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志翠 王欣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2期 289-2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借鉴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首次明确提出了“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总结归纳了透血脑屏障药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在单味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现状,并对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研究前景和科研价值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药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清平 张强华 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1年25卷6期 97-99页ISTICCA
【摘要】 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指中药及其复方中发挥药效作用的化学成分,它是阐明中药作用奥秘的关键,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与核心,是中药材及其产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可控的保障[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洋洋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阐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对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中药复方研究的现状,梳理了中药复方研究领域出现的5个主要的研究思路,并综述了现阶段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既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悌强 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 2013年
【摘要】 中药复方有效组分配伍是中药配伍的新形式,中药复方图谱-药效学(谱-效)相关性研究是开展中药复方有效部位配伍研究的新模式.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从配伍理论,用现代分析方法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采用与临床适宜病证所对应的特异性的模型和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秀伟 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以中药羌活(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为研究载体,以其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的紫花前胡苷(nodakenin)为标记化学成分,探索建立“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发现策略”,为中药研究提供方法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艳春 导师:康广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方剂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该文通过各实验组药效学指标的比较及物质基础的差异,验证了君臣佐使复杂的配伍变化,如麻黄配桂枝方可峻汗;桂枝与麻黄协同发挥解热作用;麻黄配杏仁则入肺平喘止咳;麻黄配桂枝及杏仁可祛痰抗炎.同时证明麻黄汤各药味配伍煎煮后,麻黄碱的含量较单味麻黄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婧 邓晓霞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1期 19-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借理清"生熟异用"理论源流、整理升麻生熟异用古今用药经验及现代研究进展,为升麻炮制机理研究奠定文献基础.方法 通过系统查阅相关本草著作及古今医案,从"生熟异用"临床用药经验、理论形成过程及与中药炮制关系挖掘其源流轨迹;通过本草考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闻致 李晓娟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7期 889-8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病证结合、方证相应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指导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但当前,以病证生物学基础、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为核心的"病-证-方"关键科学问题尚未完全阐明,围绕"病-证-方"研究的系统范式尚未建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